作者:苏楠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3-2-12 10:27:42
选择字号:
卫生部紧急发布人禽流感防治提醒
 
针对“贵州省贵阳市确诊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个案”一事,卫生部紧急发布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提醒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卫生部还专门发布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提示。提示指出,日常生活中预防禽流感,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其次要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春节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和肺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较高。目前,人禽流感主要由禽传染给人,尚未发现持续人传人的情况。人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
 
现在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卫生部门提示,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发现有病死家禽、鸟类等情况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如有发热或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据介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和肺炎,起病急,病死率较高。目前,人禽流感主要由禽传染给人,尚未发现持续人传人的情况。
 
相关事件:
 
贵州省卫生厅2月10日通报,贵阳市确诊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个案,目前尚未发现两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疫情发生后,已按照相关预案和方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全部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学观察。截至目前,未发现被医学观察人员有异常临床表现。
 
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二、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2005年11月为止,发现H5N1病毒的流行地区有:柬埔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印尼、日本、老挝、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等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三、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五、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六、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