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3年,我们为呈现最新的科技前沿不遗余力地深入探索,同时也在为科学界的观点交锋提供平台。因为,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实验室中惊艳的一刻,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今天,我们就从2013年《探索周刊》刊登的稿件当中,筛选出十个科研人员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而深入讨论的话题,为的是展现真理越辩越明的科学精神,以及交融开放的学术新风。
我们会越来越笨吗
智力,科学家们还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似乎对智力的研究越深入,争论也就越多。“弗林效应”的提出者詹姆斯·R·弗林(James R.Flynn)在他的新书中依然坚持人类的智力一直在持续上升。然而美国学者最新研究认为,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安逸导致智力的进化戛然而止。
甲方:优越生活阻止人类智力提高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从遗传学角度认为优越的生活阻止了人类智力水平的提高,我们可能会越来越笨。
斯坦福大学杰拉德·克拉布特里认为,人类智力得以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原始时代,当时人们在蛮荒、严酷的自然环境里不断面临生存挑战。这种环境一方面迫使人们的智力不断发展,一方面淘汰了智力、体力处于劣势的个体。而如今,随着农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绝大多数人已不再需要整天面对残酷环境带来的生死考验,生活状态趋于安逸和稳定,智力上的进化也就戛然而止了。
英国华威大学的托马斯·希尔斯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拉尔夫·赫特维也提出了和克拉布特里相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爆炸造成了原本可以锻炼人类大脑的工作都由电脑或网络完成,因而大脑用进废退,不再发展,人类智力才会下降。
克拉布特里得出这一结论是基于对人类基因中出现有害基因突变的频率的计算。他假定,人类拥有2000到5000个基因是智力能力所需要的基因数,估算3000年内,大约有120代人,我们的智力和情绪稳定性将承受两种以上的损害性基因突变。正是优越的生活,降低了我们的大脑剔除这种不良基因突变的能力,从而使这种基因突变代代相传并积累,导致人类智力水平逐渐降低。
乙方:神经可塑 智力不会退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施建农认为,从近些年与遗传相关的研究来看,目前有不少的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片段与人类的智力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并不等于某一个完整基因与智力有直接关系。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性状,可能有多个基因与其有关。如果其中某个基因受到环境影响发生突变而影响大脑功能,或者是智力,这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说是高科技的发展导致基因方面的突变不能被剔除,这还是需要更多的证据的。不论是网络发展,还是其他技术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便捷的生活,让人们生活安逸,但我们也要想到,这些技术依旧还是需要人类自身智慧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他认为,人类总体的智力还是在不断提高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另一位研究员罗非也表示,在2000年,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神经的可塑性。即使是在老年,如果对某一方面不断地学习,那么在这方面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大脑是一辈子都可塑的。在某些方面学习的停滞,只会带来这一方面能力的削弱或者不表现,但不会带来智力的退化。
目前也有一种学说叫作表观遗传学。意思是说父母如果不断学习,开发某方面的能力,那么后代也能够获得这方面的表达,从而获得积累。如果没有这样的积累,可能表现出后代的智力没有提升,但这并不代表智力会退化。
作为智力的生物基础,大脑不断进化、发展,才使得人类从众多的物种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人。然而,大脑之复杂也让我们难以对这个重要的器官完完全全的了解。对它的了解越是深入,越发现我们知之甚少。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智力的发展也难以参透,因为影响智力的不仅仅是大脑本身,还掺杂了复杂的环境因素。科学家们在深入的研究中可能会提出很多与众不同的观点,也许会带来激烈的争论,但科学的发展不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争论当中越辩越明吗?
刊发日期:2013年1月11日
近视手术是否存在过度医疗
1993年,我国引进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至今激光矫正近视的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年。20年间,对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怀疑、争议一直不断,在2012年因台湾“激光近视手术之父”蔡瑞芳的“封刀”事件被推向了最高潮,并一度影响到了国内近视手术的数量。
一方面,为了职业前途、美容甚至仅仅是厌烦了戴眼镜的麻烦,对近视手术的心向往之,另一方面是怀疑、观望的敬而远之。
甲方:技术可以降低风险
2012年2月,台湾最早引进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突然宣布今后不再做这种手术,原因是经他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在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他认为就是角膜瓣的炎症导致。
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眼科主任李耀宇介绍,随着技术的改善,准分子激光虽然做到了精细切割,但随之也带来了术后并发症。李耀宇表示,目前所采用的最新技术LASIK并发症几率非常小。而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也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
他认为,蔡瑞芳最早进行激光手术的时期,是PRK手术末期LASIK手术早期,无论是技术、设备、认识与现在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对于台湾蔡瑞芳的封刀事件也发表说明,从学术和专业的角度出发,眼科专家们认为近视激光矫正手术在临床上仍将继续应用,以满足广大近视患者的需求。经过20年来我国和全世界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疗效是稳定的,是目前国际上矫正近视眼的主流手术。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是多项尖端技术集成的视力矫正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一样,始终坚持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是持续完善的过程。
乙方:商业化是手术背后隐患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主任医师王乐今表示:“实际上,近视手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过度医疗。”他认为,激光手术是有其适应症的。从学术角度上说,如果见人就做,那就是没有适应症。因此,激光近视手术前,必须要进行适应症检查。但在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对于近视手术患者几乎是来者不拒。
李耀宇也表示,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必须有足够的术前评估,而这也要求医生的技术过硬。因为进行这类高费用手术,对于医生本身来说是有收益的,因此,一些医院领导为了平衡医生的收益,就让眼科医生轮流进行近视手术操作,而同时也进行其他的专业治疗。
因为手术患者的日益增多,近视手术变成了一种商业化行为。李耀宇表示,在一些国家,近视手术都是和一些美容院一样,随便就开在一些商业圈内。但在我们国家商业化会带来很多问题。在一些私立或小医院中,为了节约成本,手术刀头重复使用,增加了手术风险。
王乐今认为,对于近视手术应将循证医学制度引入,跟踪回顾术后人群的生活质量,生活是否受到手术影响,可获取详实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有助于今后制定出更好的治疗方案。
正如近视激光手术发源地美国的相关部门对不适应人群的建议:如果你不敢冒险,就不要去做。因为LASIK手术的风险是确定的,而且对于目前的手术还没有长期的观察数据。近视手术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容手术有些类似,美与风险并存,做与不做,更多的是个人选择。
不规范依然是类似行为的最大敌人。但近视手术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既需要政府对这类行为的必要约束,也需要个人对风险的清醒认识。
刊发日期:2013年6月7日
真节能还是假节能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接近2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新增近200亿平方米,然而,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事实上,眼下全球建筑能耗数量惊人,建筑节能的潜力自然非常大,节能材料、技术层出不穷。但当各种绿色、环保、生态建筑扑面而来时,人们是否能够看清,它们真的节能吗?
甲方:大力倡导的建筑发展方向
目前,在世界上有一种比较前卫的绿色建筑叫作“零能源建筑”,这种建筑基本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不可再生能源,就能维持建筑的正常运转需要。
它除了强调建筑围护结构被动式节能设计外,还可将建筑能源需求转向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发展中国家需要可再生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更需要绿色能源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政府也正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建筑的推广。建绿色节能住宅既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又能减少运营成本支出,应该成为大力倡导的建筑发展方向。
乙方:生产付出高能耗代价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之前被认可并加以使用的节能技术很可能最终并不节能,而是更大程度地耗能。
一项技术的能耗最真实地体现于它的价格。
一些所谓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或者技术如果价格不菲,那势必意味着,它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能耗代价。而这根本上是因为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拥有并不完善的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的生产系统的世界里。
当前许多“昂贵”的节能材料、技术的推广、应用被大肆炒作成绿色建筑的样本,事实上主要是出于材料销售的商业目的。这样的节能实际是假节能。
中国与发达国家居民的居住形态、生活习惯等都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差别是,在中国主要是高密度聚居区,若采用“零能耗建筑”,依靠的太阳能板、地源热泵管道等都需要非常大的占地面积。中国是否适合发展“零能耗建筑”值得思考。
事实上,建筑成本的控制是体现其节能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朴素而有效的节能设计更适合中国的建筑,也更考验设计师。
此外,社会在倡导建筑节能的同时,更需要学会节能的生活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建筑物的舒适度、美观度的要求和节能有时候是矛盾的,但当前我们所推崇的审美是被现代消费社会所洗脑的。人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全在于自己的“贪欲”。因此,建筑节能如果不能建立在节能的生活方式之上,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刊发日期:2013年2月22日
月球基地:主角还是跳板
今年年底,随着令人瞩目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人类的探月之旅再次掀起高潮。事实上,自21世纪初美国总统布什提出重返月球的计划以来,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都相继加入了发射月球探测器的阵营。毫无疑问,进行月球探测将是各国重要的空间发展战略,这似乎也让人们看到了建造月球基地的希望。
甲方:功能齐全的“天然空间站”
近年来,各国对于探月的热情指向非常明确,鉴于月球丰富的物质资源、优良的空间环境、空间轨道资源,试图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未来,建设一个具有生命保障系统的受控生态环境的月球基地,进行月面建筑、运输、采矿、材料加工和各项科学研究,可以为将来建设适于人类居住的月球村进行科研和技术准备,使月球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稳固而功能齐全的“天然空间站”,成为人类共有的科学实验室和开展深空探测的研究试验基地、前哨阵地和物资转运站。
关于月球基地建设的地理条件、建筑结构体系等,已有初步的构想。月球基地将会经历从小型的临时性基地,到中型半永久性基地,最后形成有规模的永久性基地这样一个过程。
乙方:技术不达 代价巨大
目前为止,并没有国家能拿出一份关于月球基地的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月球基地还仅仅停留在科学家们的构想中。近年来月球基地一词频繁出现,实际上有些被“放大”的嫌疑。
除了当前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目标水平,建设月球基地的投入产出比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考虑到前期的投入,作为月球基地一部分的月基天文台就没有强烈的建设必要,目前的空间望远镜技术完全可以取代它。至于月球资源开发,无论是氦3、水冰,还是金属矿产,尚不具备开采的技术和条件。况且,其储量相对较多的金属矿产并非地球上的稀有矿产,地球资源尚没有枯竭到需要花费巨额的代价去另一个星球寻找。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对于月球基地计划显然是缺乏热情的,探月实质是登陆火星的跳板。
无论是建月球基地还是登陆火星,本质上并不是矛盾的,它们需要实现的技术突破具备很多共性。而且,人类对于任何一项空间探测是无法在前期准确评估其可能实现的价值的,计划本身也很难在短期之内看到成果,因此,选择实施哪一个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正因为宇宙对于人类而言有太多未知,任何探索都可以被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类永远不可能等待技术自己获得成熟。对科学家而言,不断创造技术上的可能性就是最重要的。是否真的需要建月球基地、登陆火星或者其他小行星,这个答案并不需要现在来回答。
换一个角度看,科学探索何尝不是一种“顺其自然”?
刊发日期:2013年11月15日
跨流域调水的科学论证
尽管,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的一期工程将相继竣工,但关于这一巨大水利工程的争论从未间断过。今年夏天的南旱北涝更是让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这个史无前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甲方:方案应因势调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方案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95亿立方米,沿途供给44个城市。丹江口水库属于汉水流域,其调水主要依靠汉水的水源支持。然而,近几年,因为人口增加、水污染增大等多种原因,汉水水量已经比原设计水量减少了30%。与此同时,陕西省在陕南的汉水支流每年截15亿立方米水量,这就造成了汉水水量的进一步减少。
而且,如此长距离的跨流域调水,是否带来较高的用水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靠水泵逐级提水,如果加上水处理费用,保守估计一吨水的成本至少十几元。同时,水泵逐级提水需要大量的电力,而我国电力供应以煤电为主。2000年,我国年消耗煤11亿吨,2010年,年消耗煤就达到了30亿吨,这两年煤的消耗量更以每年1.5亿吨的速度增长。如此高耗能,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利。此外,南水北调过多采用明渠引水,一旦有暴雨、洪水,调过来的水很容易被污染。
因此,水资源科学调配要有整体的长远规划,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已有的方案也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
乙方:水资源分配的必然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南旱北涝属于水文的周期变化。中国北方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干旱周期,如果说今后要进入湿润周期,那也只是水文周期性的节律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北方常年干旱的状况,而南水北调是千秋万代的永久性工程,针对的是大时间跨度的总体趋势。
此外,水源地的水资源量十分充沛,根本不可能无水可调。南水北调中线平均调水95亿立方米,而中线调水点的水资源有5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三期调水162亿立方米,而东线调水点扬州三江营水资源高达9400亿立方米。可以说,中国水资源81%都在南方。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水源是丹江口水库的一类水,全长1200多公里的调水明渠也都在水源涵养地,同时明渠两侧都有铁丝网保护,尽量避免对明渠的水造成污染。所以,南水到北京后可保持一类水或二类水,水处理成本并不高。
因此,南水北调是根据总体气候趋势,解决中国水资源分配问题的必然选择,短时期的气候变化不会对工程的效果产生影响。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与大自然进行着抗争,尽管这一过程充满着艰辛与曲折。生命的延续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人类在被动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也去主动地改造自然。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似乎已经势均力敌。但是任何改变都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有时是必须承受的;而且任何改变对未来的影响都不确定,古人云“筮短龟长”,在不同的时间跨度下,事件产生的影响甚至是相反的。即使如此,决策前作全面的风险评估也是必要的。
刊发日期:2013年9月6日
水电站与生态之争
水电站的诞生,让奔流的河流在给人类提供饮水和食物的同时,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电能。然而,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却开始担心水电站导致鱼类消失并进而影响河流生态。今年8月,在 “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表示,总体上看,长江生态已频临崩溃。
甲方:水电站导致生态濒临崩溃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考察了水电站对鱼类资源的影响。科考报告显示:目前国家已经批复金沙江25级水电规划,其中,中下游大部分项目已经进入准备及施工阶段,上游大部分仍处于预研和前期工程准备阶段。金沙江段密集的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已然凸显。金沙江流域历史监测到鱼类有143种,而此次科考三次鱼类资源采样仅仅发现17种鱼类样本。
考察认为,大坝建成后,整个生态系统将由急流型河流生态系统向水库生态系统演变,依赖激流险滩生存的鱼类面临消失。
因为水电站建设,金沙江宜宾江段的水质、水量和水沙平衡已经完全改变。在金沙江下游四个世界级电站全部建成并开始蓄水后,这种变化将更加显著,势必对生态产生连锁影响。而且,在水电站建设前期为修路而进行的大范围采石挖砂活动,严重破坏了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沿岸生态系统,造成植被的大范围破坏,加速水土流失,增加了地质和极端气候风险。
乙方:水电发展带来生态系统文明进化
从宏观上看对于人类来说,生态就是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反抗,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味强调要保存某种自然生态。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我们今天的地球,早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或者说是“社会的地球”。而生态文明的进步常常是需要以某些物种退出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就好像人类的出现,只能在恐龙灭绝之后一样的无情。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开发一样,长江生态系统的文明进化,也难免会伴随着某些濒危的鱼类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代价。
对于我们整个社会,长江的生态系统不仅没有崩溃,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巨大的文明进化。而所谓的“鱼类资源崩溃说”,都是由于所考虑的“生态”的范畴不同所引出的麻烦。当我们把保护生态的口号局限到了某一个子生态系统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保护的结果与整个人类发展进化的大生态产生矛盾的问题。
水利部门往往认为水电站会使整个区域环境变好,而渔业部门则担心水电站给鱼类资源带来不好的影响。由于双方站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不会相同。因此,渔业部门或水利部门自己单独做的生态环境调研很可能都不客观,这就需要有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才能得出更真实客观的结论。
刊发日期:2013年11月15日
面粉增筋剂去留
偶氮甲酰胺是面粉增筋剂的学名,在全球范围,各国对它的态度并不一致。在欧盟,它的名字已经被从食品添加剂乃至食品包装的添加剂中除名,但在美国、巴西、加拿大,包括中国都未给偶氮甲酰胺“定罪”,均允许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甲方:小鼠实验致癌 拒绝隐忧
对于偶氮甲酰胺坚决拒绝的一方代表主要是欧盟国家。这是由于欧盟怀疑偶氮甲酰胺对人体致癌的不确定性而禁止了偶氮甲酰胺在面粉中的使用,以及与食品接触的包装物中的使用。偶氮甲酰胺的致癌嫌疑主要来源于水解后产生可能致癌的氨基脲(SEM)。欧盟很早就已经禁止作为面粉处理剂使用偶氮甲酰胺,并在2005年又禁止了偶氮甲酰胺作为发泡剂在食品包装中使用。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表示,虽然偶氮甲酰胺的毒性并不确定,而且我们有安全剂量标准,但是一些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都具有累积效应,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北京粮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清认为,它并不是制作面包完全不可或缺的添加剂。“因为偶氮甲酰胺主要起到迅速氧化的作用,而面粉只要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也可以自然、充分地氧化。”
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主要担心的是,偶氮类物质可能会影响儿童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就是说,它对孩子产生的潜在风险更值得关注。
乙方:证据不足 限量使用
2013年3月15日,我国卫生部网站公示了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对于偶氮甲酰胺的规定,在功能上限定为面粉处理剂,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
经记者调查发现,在我国北方,以偶氮甲酰胺为主要原料的面粉增筋剂在北方已经很少使用。主要分布于河南郑州的生产商其销售市场主要在河北、山东以及南方地区。
与我国相同的是,在美国、巴西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对于偶氮甲酰胺的使用标准也是45mg/kg(0.045g/kg)。此外加拿大也可以使用,标准为20mg/kg。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食品毒理学专家景浩对于这种情况表示,虽然欧盟提供了很多资料,但只能证明偶氮甲酰胺对小鼠的毒性,美国等允许使用的国家认为,这些资料是不足以作为禁用偶氮甲酰胺的明确证据的。并且欧盟论证的最终结论也是,对人没有明确的健康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各国对一种食品添加剂产生不同的态度。
欧盟等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遵循预防原则,另一些国家则更多依靠严格的执行标准。对于我国来说,由于饮食习惯和对口味的需求,一些非必要的食品添加剂成为了“必需品”。食品添加剂标准的严格化以及有效的监管措施成为安全的一道重要关卡,而解除人们对于食品口感的一些误区,也会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增加一道屏障。
刊发日期:2013年5月3日
保护乎?杀戮乎?
11月17日,美国狩猎节目《温彻斯特的致命激情》女主播梅丽莎·巴赫曼在其推特上晒出一张自己与被其猎杀的雄狮的合影,此举点燃了人们的愤怒,人们指责其“残忍、冷酷”,“丑陋的狩猎”给野生动物种群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不料,万千的口诛笔伐中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谁说狩猎运动只是单纯的杀戮?相反,运动狩猎的最终目的,竟然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长存永续。
“杀戮”带来保护?这一吊诡的论调,旋即引发了业界激烈的辩论。
甲方:不支持任何狩猎行为
“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衣物可以穿,足够的畜牧肉食品可以吃,为什么还要去伤害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目前已经面临栖息地丧失、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等等压力,人们更应该考虑如何保护它们、提高它们的福利,而不是进一步的戕害。”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亚太地区政策与对外事务总监尼克拉·拜侬说。
尼克拉并不否认当前一些地区的现代狩猎运动非常成功,但是她指出那并不是国际上的普遍现象。尼克拉认为人类不应凌驾一切:“运动狩猎归根到底是出于娱乐而不是保护的目的,这种以剥夺生命作为娱乐的方式终归是少数人被赋予的特权。我们有什么权利去伤害野生动物?它们本就不是人类的娱乐对象。”
尽管运动狩猎强调以对种群不再有贡献的老弱个体为目标,但尼克拉仍然担忧:“它们即使对种群不再有贡献,但仍是生物链的一环——其他种群的食物等,人为的杀戮可能会酿成生态失衡。生态旅游的方式也能筹集到用于动物保护的资金,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什么非要杀戮?”
乙方:猎人最终会成为动物保护主义者
运动狩猎的支持者认为,通过牺牲个体来换取对野生动物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这笔账“划得来”——猎人支付的旅行费、配额费、标本制作与回运费,远远超过了标本本身的价值,这些资金将用于动物保护和对当地居民的补偿。
加拿大政府允许因纽特社区居民猎取适量的北极熊,并允许他们出售自己分配到的狩猎配额。在严格的管控下,当地北极熊的种群实现了可持续,且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不止是资金。”“巡猎印记”国际狩猎俱乐部创始人季伟认为,更重要的是关注——狩猎让猎人更加关注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从而逐渐变成动物保护主义者。
季伟认为,如果不是参与狩猎,城市里的资金持有人很难深入到动物栖息地与动物面对面,了解动物、珍惜动物,进而才会引发思考:我们到底能为栖息地做些什么?
“单纯地杀戮动物,配不上猎人的称谓。”季伟说,更重要的是引发对动物保护的关注,“狩猎延伸产业很多,也就使更多人得以关注野生动物和栖息地的保护。”
运动狩猎在某些地区的确实现了保护动物种群和栖息地的目的,但该模式绝不能盲目照搬,因为开展运动狩猎的5个先决条件极其苛刻,而且缺一不可。
一个地区开展运动狩猎须满足:可供狩猎的大型哺乳猎物物种丰富、数量稳定、有良好的动物评价和管理体系、政府或非营利机构的强势参与(严格控制配额、坚决打击盗猎、有成熟的法律法规约束违规狩猎行为)、当地人认可并能从狩猎活动中获得利益、足够的猎人群体参与。
动物利用并非洪水猛兽,相反可以是解决人兽冲突的良策,但它须架构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动物数量的增加和保护区的建立、保护意识的提升之上。于此,政府不应缺位和犹豫,必须以成熟的法律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提供坚实后盾。
刊发日期:2013年 12月6日
近交白虎该不该保护
自白虎Mohan被人类发现并捕捉以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白虎,不惜大量近亲繁殖,全然不顾得到的白虎后代大都遭受着遗传缺陷的折磨。目前,全世界有几百只圈养白虎,可以说是不断近交的“成果”。
该不该“保护”(近交)白虎?这在动物保护领域一直存有争议。世界动物保育界部分人士认为,白虎属于基因缺陷的个体,不值得进行保护,并由此与一些同为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同行争论了长达40多年;而在2013年6月,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罗述金研究组的研究得出了意义重大的结论:白虎性状不能认为是“遗传缺陷”,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近亲繁殖。
甲方:名为保护的谎言
纽约动物协会前会长威廉·康威(William Comway)曾说:“白虎就是怪物,动物园可不是用来展示像双头小牛或者白虎这样的怪物的。”
实际上,这也正是他们之所以反对继续保护白虎的原因。美国明尼苏达动物园的保护主管泰尔森(Ron Tilson)指出,由于白虎的毛色是一个隐性遗传的性状,动物园为了获得更多白色的个体,就“必须”采用近亲繁殖的策略——父亲和女儿、孙女,兄弟和姐妹等等,可以说,现存的白虎都是近亲繁殖的后代。
反对者注意到,白虎正遭受许多遗传病的困扰。它们或者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或者多病、畸形甚至夭折。那些残病的老虎,多数被杀,少数被卖到动物园、马戏团,最终在狭窄肮脏、缺乏关照的环境下度过残生。
但是为了利益,近亲繁殖白虎的行为愈演愈烈。据传,一只白虎幼崽可以在非法的异宠贸易市场卖到6万美元。一些动物园、私人马戏团繁殖了大量的白虎,从中大捞不义之财。
乙方:培育健康的白虎完全可能
“其实近交的前提,是两个(纯合)基因都很优秀,没有有害基因,不怕纯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赵兴波说,有危害的近交就非常危险,如果近交后代逐渐显现出先天不足、抗病性差、繁殖率低等性状,有可能给种族带来灭顶之灾。
北京大学
学院研究员罗述金最近的研究证明,白虎的白色基因并非遗传缺陷的“祸根”,相反,白虎性状是虎的自然的遗传多样性的一部分。
“白虎的毛色是由SLC45A2上的突变A477V 决定的,即使对于黄虎,我们也能通过基因检测得知它是否携带了一个‘白色’基因的拷贝。”罗述金说,如果黄虎在这个位点上不携带任何白色突变,可以通过使其与白虎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是杂合的黄虎来引入白虎繁殖种群。
两个杂合黄虎交配,后代有25%几率是白虎;而一只杂合黄虎和一只白虎交配,后代50%是白虎。
“只要没有近亲繁殖,培育健康的白虎是完全可能的。”罗述金说。
白虎值得保护吗?从目前掌握的科学证据来看,白虎不仅值得保护,更值得科学保护。从今天起,保护白虎需要科学介入。
应立即停止仍在世界各地上演着的盲目的近亲繁殖,取而代之的是,检测白色基因的踪迹,提高获得健康、正常白虎的几率。
不得不说,40余年来,近交白虎之所以能够得以在全球蔓延,公众的盲目追捧脱不了干系。人们对动物保护知识欠缺太多,片面追求稀有、稀缺、观赏性强,助长了这个名为保护的谎言的继续。
人类是时候放下妄自尊大,对世间万物生灵心怀敬意,带着尊重去保护它们,因为保护它们,也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否则,只剩下老鼠、蚊虫、“小强”相伴的世界,人类该有多难过?
刊发日期:2013年8月30日
植物miRNA潜伏人体?
学界一直认为miRNA只是自产自销的非编码RNA,不能跨物种发挥作用。然而,南京大学
学院教授张辰宇的一项研究成果改变了这一切。
2011年8月26日,张辰宇研究团队一篇发表在Cell Research(以下简称CR)杂志上的论文指出发现“人体血浆中存在植物来源的miRNA”,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研究成果很快陷入争论漩涡。
甲方:“植物miRNA潜伏人体”或为假阳性
2013年11月8日,Nature Biotechnology(以下简称NBT)杂志在线发表了由miRagen Therapeutics公司(美国一家研发miRNA疗法的企业)和孟山都公司联合完成的重复张辰宇团队实验的论文,结论与之大相径庭:在实验动物体内测出的植物miRNA的读段数显著小于张辰宇团队的论文中的数字。
该论文以“测序方法验证不出动物血清里的植物miRNA”,认为张的“阳性结果可能是污染”。为此,NBT配发了一篇编者按(Editorial),对刊发该“负结果”论文进行说明,认为张辰宇团队的研究结果可能为“假阳性”。
2012年8月8日BMC Genomics发表孟山都公司一篇论文,该论文就宣称,在动物体内发现的植物miRNA可能来源于测序操作中的污染;2013年7月RNA Biolog发表的一项研究则“难以重复张辰宇团队的实验结果”。
据悉,张曾将论文投稿至CNS(《细胞》《自然》《科学》的简称),审稿人曾认为结果“Hard to believe”,曾要求张辰宇团队提供植物miRNA作用于人体的机理。
乙方:欢迎重复、验证实验结果
张辰宇团队发表在CR上的文章指出,他们对编号为MIR168a的微小RNA的小鼠实验研究中,发现进食大米的小鼠体内MIR168a含量的确升高,并影响了小鼠LDL的调节。这指向植物miRNA能够进入动物体内并“跨界”影响动物的生理调节,发挥生物学功能。
面对NBT上文章的质疑,张辰宇实验室于该杂志同一期的回复中强调,美国学者可能在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上与其实验室所用方法有出入,在实验技术上还有待改进:“Marshall研究小组存在3项导致其无法重复出我们的结果的主要研究缺陷——miRNA测序读数过低、qRT-PCR中内参不好、样本数量太小。”
“我们坚信植物miRNA对于动物的跨界调控是一项非凡的发现,并且认为‘对于食物来源miRNA的吸收程度以及跨界基因调控的潜力的审慎评估方面的后续研究也势在必行’。”张辰宇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毫不反对其他科研同仁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重复,来验证我们的结果。”
特殊的主张需要特殊的证据,“植物miRNA是否潜伏人体”仍须更多的重复试验来验证。
对“非同寻常的结论”的质疑与检验在科学研究上是非常正常的,可以说科学就是在对新的科研成果的质疑与检验中前进的,这也正是科学的强大之处,许多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在其早期也经历过强烈质疑。
植物miRNA到底能否通过哺乳动物进食而进入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并进而调控哺乳动物的基因表达?当务之急是化解质疑。因为这桩公案背后,似乎不仅仅是对一个科学问题的争论那么简单。
科学的问题应在科学范畴内解决,“公案”也要在正常的科学研究和争论中水落石出。任何超出科学范畴的因素都有可能对“科学公正”形成致命的威胁。
刊发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中国科学报》 (2013-12-27 第10版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