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国内科研现状,无论是科研环境,还是科研人员个体,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近日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从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分子结构的故事谈到其对国内科学研究的启示时如是感慨。
今年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即《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论文发表60周年,这项发现与相对论、量子论、地球板块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一同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其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的科研经历充满了传奇:他们并非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领域的资深专家,而他们开始从事DNA分子结构研究也仅一年半的时间。然而,时隔9年,他们因这项发现便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他们也被
界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家。
值得国内科技界借鉴的是沃森和克里克对认定目标的锲而不舍精神,以及他们所在研究单位对创新思维的充分尊重。
路甬祥说,那年沃森23岁,是肯德鲁教授的博士后;克里克35岁,是佩鲁茨的博士研究生。但两人都不相信蛋白质是遗传载体,而相信DNA是遗传物质,认为解读DNA的分子结构是关键,并有强烈的兴趣。可喜的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和他们的导师尊重并支持了他们的选择,为他们开展研究、获得成功提供了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沃森和克里克不怕经费短缺,不怕资历浅薄,满怀自信和激情,锲而不舍、紧密合作、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求真唯实。
然而,路甬祥说,当下有些单位存在讲究论资排辈、迷信“权威”的陋习,有些导师习惯于指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乃至研究选题,不尊重、不支持青年人的兴趣,不重视青年人的创新思维和自主选题;相应地,国内也有一部分青年人缺乏自信,乐享其成,盲目服从导师安排,不敢于、不勤于、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碰到困难和挫折便畏缩不前、绕道而行、见异思迁。
“这就是反差!”路甬祥说。他还因此呼吁,“我们应下决心转变教育观念,并切实采取改革举措,从注重知识灌输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仪器和方法的能力、实验观察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开展交流合作的能力。”
此外,沃森和克里克带给后辈的另一点重要启示在于,“学科交叉融合,交流合作是孕育前沿突破的沃土和环境。”路甬祥说,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量子力学的发展迅速,生命物质的分子结构和遗传的分子机制研究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一大批化学家、物理学家参与
研究,不仅带来了新的科学思想,对
实验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推动——分子生物学正是物理、化学、仪器学、计算科学与生物学交叉融合的产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我国的大学还是科研院所内,学科间分隔、人才和知识结构单一、信息不能共享、交流合作困难等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制约了创新潜力的发挥。路甬祥为此呼吁:“我们应从体制机制、考核评价依据和方法上切实进行改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