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风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3-11-15 14:55:18
选择字号:
科学家预测ISON彗星三种命运

11月10日,由奥地利天文爱好者Michael Jäger拍摄的ISON彗星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彗星LINEAR (D/1999 S4)的解体过程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彗星LINEAR (D/1999 S4)的解体过程Cherney, TWAN
 
北京时间11月15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ISON彗星目前正运行于地球轨道内侧,将于11月28日(恰好是感恩节)抵达近日点附近位置。尽管目前这颗彗星的亮度还没有达到此前很多预测中所说的水平,但它仍然不失为太阳系内一个值得观察的目标。美国宇航局的飞船和地面上的业余天文爱好者们都拍摄到了这颗彗星那淡淡美丽的绿色大气和纤细的尾巴。
 
由于ISON彗星此前从未进入过内太阳系,它是来自奥尔特云的首次访问者,因此专家们目前还很难预测这颗彗星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这颗彗星能够挺过与太阳的亲密接触吗?它将最终成为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吗?
 
美国洛威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马修·奈特(Matthew Knight)是美国宇航局ISON彗星观测项目组的成员,他给出了几种可能的情景。他说:“我将可能的结果归结为三种情形,分别进行描述。重要的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现在ISON彗星已经位于地球轨道以内,从科学角度来看,所有这些情形都将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我们将由此获得很多新的信息。”
 
情形一:感恩节前便自行解体
 
第一种情形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那就是ISON彗星发生自行解体。有一小部分彗星(比例小于1%)的确会不明缘由的自行解体。近期的案例就包括2000年的LINEAR (C/1999 S4),以及2011年的Elenin (C/2010 X1)。ISON彗星目前正抵达一个危险的区域,即距离太阳大约0.8天文单位以内的位置,此前很多彗星正是在这一区域开始发生自行解体。
 
ISON彗星目前正被地球上无数的望远镜设备跟踪观测着。如果它真的开始显示出解体的迹象,那么它将成为历史上整个解体过程被观测研究地最细致的彗星,而这将为研究彗星的衰亡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参考。
 
情形二:感恩节葬身太阳的高温之中
 
让我们假设ISON彗星在接下来的数周内都能安然无恙,那么它接下来就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近距离绕过太阳。在其抵达最近距离时,彗星表面的温度将超过华氏5000度(约合2760摄氏度),这已经足以让彗星表面的很多尘埃甚至岩石蒸发。
 
尽管听上去要想度过这样的地狱情形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不过ISON在此过程中损失的质量,相比其整体质量而言还是相对较小的。要想幸存下来,ISON的彗核直径必须超过200米,而目前的观测显示ISON彗星的彗核直径在500米~2000米之间。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在近日点附近时彗星运行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因此它不至于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下经历太久。
 
不过不幸的是,ISON所要经历的考验将是双重的:当它从近距离上绕过太阳背后时,它不但将要经受极端高温的折磨,太阳强大的引力场也有可能将它直接撕碎。
 
不过即便如此,彗星在这里解体也将是非常壮观的情景。比如在2011年12月份,掠日彗星Lovejoy从太阳表面不到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处飞过并发生解体,形成一道长长的明亮的尘埃条带,让地球上的观测者们大饱眼福。
 
情形三:幸存
 
第三种情形也是最为简单的,那就是ISON彗星幸存了下来,与太阳擦身而过,但它足够坚强,存活了下来。如果ISON彗星能躲过这一劫,它也将损失大量物质,这些物质将会使其形成一道壮观的彗尾,这将是很多天文爱好者们最想看到的结局——这条彗尾将可能在夜空中延伸超过数十度,闪耀在清晨的天空之中,就如同2007年著名的McNaught (C/2006 P1)彗星那样。
 
而从观测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情形则应该是:ISON彗星幸存了下来,但发生了部分解体,这样一来就会有大量额外的物质被抛射出来,形成更加壮观的彗尾,这将让它变得非常非常明亮,这满足了爱好者们的观赏需要,但同时也有解体现象发生,也让专业的天文观测研究更具价值。
 
至于他本人更倾向于以上哪一种情形,奈特表示:“我当然是非常希望是第三种情形。”他说:“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会为此感到激动不已。因为我们将目睹一颗被冰封了45亿年的冰雪球从遥远的太阳系边缘直接冲向太阳,并与它近身擦肩而过,并且我们将有机会使用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望远镜来对这一过程进行观测和研究。所以现在请耐心等待,好戏才刚刚开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