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29 8:05:55
选择字号:
三大地质公园被亮“黄牌”:科普欠账砸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陆琦 实习生 倪思洁
 
近日,我国三大世界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因科普工作做得不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了“黄牌”。
 
对此,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专家陶奎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解释系统的不完善是三个景区被“黄牌警告”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我国地质公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郭来喜也认为,这次的“黄牌警告”不仅对这三个景区,对我国其他地质公园也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祸起解释系统不完善
 
据了解,被亮“黄牌”后,张家界、庐山、五大连池三个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身份的有效期,由正常的四年缩短为两年,并将于两年后接受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评估局的再次全面评估检查。如果公园未能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将被从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除名。
 
“我非常赞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做法。”中科院院士殷鸿福直言。
 
无论是国家地质公园,还是世界地质公园,都具有保护地质遗迹、普及科学知识的责任。《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就明确指出,世界地质公园发挥的作用包括向公众灌输地质科学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但是,现在有些地质公园做得太差劲,在管理上只算经济账、不算科普账,在园区宣传介绍上只有风景,没有地质,背离了建立地质公园的根本目的。”殷鸿福表示,一些地质公园把地质现象介绍成“二龙戏珠”、“妖精洞”等,这不是在普及地学知识,而是在迎合低级趣味。
 
根据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评估局的要求,地质公园必须有包括室外解说和科普宣传的解释系统。在室外解说方面,道路和景观方面图文并茂的科普解说,不只停留在形象描述,更要解释背后的故事、地质现象的成因;在科普宣传方面,要求地质公园出版解释性的科普刊物,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地质现象。
 
“除了解释系统不完善,国际交流不足也是这几个景区被‘黄牌警告’的原因。”陶奎元说,我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在参加国际交流会议、促进相互交流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寓教于游是重要职责
 
目前,我国共有27处世界地质公园。此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评估检查了其中的10余处,除被警告的3处外,其余均通过审核。这些地质公园里,也有一些做得不错。
 
陶奎元曾参与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评估局对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的评估。他记得世界地质公园评委亚布拉罕·库莫在考察后称赞道:“在我到过的几个地质公园里,这里的火山故事讲得最好。”
 
“游览地质公园,应该既饱眼福,又长知识,同时提升爱护地球的意识。”郭来喜认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寓教于游的特殊功能,是目前我国地质公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地质公园要做好,主要还是要抓科普。”在殷鸿福看来,无论是国家地质公园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要把有欣赏价值的地质现象保留下来、开发出来给大家看,向全民普及地学知识。
 
郭来喜告诉记者,之前曾有多名院士专家提出“Geopark”应译为“地学公园”。“地质公园不光要加强地质学知识的科普,更应广泛地将地理学、生物学知识都包容进去。”
 
应丰富地质公园内涵
 
在受到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后,三大景区都很快作出了回应,并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如果管理当局的观念能够转变并足够重视的话,通过一两年的整改,达到标准是不成问题的。”陶奎元表示。
 
他认为,加强地质公园建设,一是要转变观念,不能只是卖门票、搞促销、搞道路建设,却忽视地质遗产的科普价值;二是要加强技术支撑队伍建设,与专家和技术单位合作,聘请技术顾问,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相关研究;三是管理层要适当听取游客意见和专家意见,维护和更新科普的解释系统;四是要合理使用经费。
 
在世界范围内,曾出现过世界地质公园因无法达标而遭除名的教训,也不乏积极整改而通过复审的案例,甚至有主动要求整改的个案。
 
郭来喜介绍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曾主动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其“黄牌警告”,原因是公园受到采矿威胁,主管单位在无力反对的情况下只得出此一招,借以迫使政府下决心加强保护。“‘金字招牌’需要用责任去捍卫,用行动去维护。”
 
除了做好科普,陶奎元认为,还应当注重发展深度旅游、生态旅游,让游客停下来慢慢欣赏、体验和了解自然景观。同时,地质公园的开发还要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相结合,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地质公园中,丰富地质公园的内涵。
 
《中国科学报》 (2013-01-2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