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1月18日)揭晓的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名单中,一等奖再次空缺,二等奖41项。据记者统计,该奖项自2000年以来13年中,一等奖已经9次出现空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说,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水平普遍提高,今年获奖数量有所增加,自然科学奖较2011年增加5项,增幅13.9%。
、物理天文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如“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项目以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农业生产领域的迫切需求,开展了水稻耐盐、产量等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研究,为作物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针对碳、氮化硼纳米结构与功能纳米线等低维纳米材料体系中这些根本性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形成了功能纳米结构力—电—热耦合的物理力学理论体系和基础,在碳纳米材料和系统的能量耗散和层间作用、碳纳米管力学行为的微结构效应、准一维纳米结构的力电热耦合特性与纳致动原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和重要科学发现。
三大奖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7岁
今天,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7岁,35 岁以下的约占10.8% , 36—55 岁的约占75.5%,56 岁以上的约占13.6%,完成人梯次和年龄结构更加优化。
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项目完成人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比例达到44.2%,归国人员占37%。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海外归国人员比例达到56.1%。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生态恢复和健康医药获奖项目增多
在今天揭晓的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目录上,记者发现,环境领域生态恢复项目获奖比例有所提高,涉及健康的医药领域项目也有所增加。
在科技进步奖环保领域授奖的4个项目中,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有 3 项,如“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桔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这些项目成果显示我国环保领域生态保护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此外,涉及健康的医药领域获奖项目如“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前列腺癌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等解决了一系列医学难题。
科技进步奖企业参与完成项目占6成
在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表明企业对科技创新更加重视,产学研用的联系与互动不断加强。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复杂难处理镍钻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水平井钻完井多段压裂增产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业应用”、“重型高速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项目都是由企业牵头完成。此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核集团先进核能技术创新工程”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西部边远省份推荐项目特色明显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西部和边远省份推荐项目特色更加明显,授予一等奖以上的高等级通用项目共 17 项,其中西部和边远省份4项,占23.5%,较往年明显增加。
此外,港澳地区参与热情持续高涨。由港澳地区的单位独立、牵头或参与完成的项目有14项,占5.3%。获奖项目包括“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疗中的应用”、“抗关节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及产品研发”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