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11 8:19:47
选择字号:
记范绪箕先生百岁诞辰:我应该算是一个传奇

 
■本报记者 黄辛
 
有一位世纪老人,他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曲折发展,是一部“浓缩的航空航天发展史书”;时至今日,他还在辅导学生从事研究,挑战人类从事科研年龄的极限。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著名力学家和航空教育家范绪箕教授。1月5日,在他的百岁诞辰上,范绪箕先生说:“我应该算是一个传奇。”
 
百岁航空人
 
2012年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多种世界先进水平的“无人机”集体亮相,获得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最早提出研制无人机的科学家,“百岁航空人”范绪箕再次走进聚光灯下。
 
范绪箕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杰出航空科学家冯·卡门教授,是钱学森的同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奉命主持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校航空系合并及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的工作,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兼教务长。
 
四年后,范绪箕调任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主抓教学与科研工作。范绪箕在南航工作的20多年间,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从最初的中专转制成为大学本科,继而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9年,范绪箕调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次年任校长。他担任领导职位的五年,正是上海交通大学启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当时的校领导班子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率先进行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立了一批高新尖端学科,还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肯定,改革经验被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回顾自己的百年岁月,范绪箕总是谦虚地把自己比喻成一头推磨的小驴,在不同的时代顺应历史的要求,勤勤恳恳地推动自己的磨盘。
 
研制无人机
 
1958年范绪箕就提出了研制无人驾驶飞机的构想,根据钱学森的建议,结合国家导弹研制计划的需要来研制靶机。在“以任务带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思想指导下,范绪箕开始着手实验室建设,建成了亚跨超风洞、三轴飞行模拟转台等关键实验设备,先后研制了“南航一号”拖靶机和“南航二号”超音速靶机,并在此基础上演变为“长空一号”无人靶机,相继研制成功的“长空”系列靶机满足了国防建设的需要。
 
范绪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特的观察力。从1962年起,范绪箕一直致力于热应力学科的发展,主持建成热应力模拟试验设备,完成了国家许多重要热强度实验项目,开拓了我国在该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工作。1979年后,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组织成立热应力研究室,致力于热应力设备研制、热应力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范绪箕领导研究室完成了国内最早的“飞机风挡鸟撞软体冲击问题”和“热结构与热应力研究”等科研任务,他在航空、教育事业方面的贡献和在热应力学科的成就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从1996年起,范绪箕开始研究航天飞机的热防护系统。直到现在,将纳米等热防护材料技术应用到神舟飞船上依然是他孜孜以求的方向。
 
美丽中国梦
 
虽然已经是百岁高龄,范老仍然坚守科研教学,心系“中国梦”,希望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作出贡献。他也希望他自己能走出一条“解甲不归田、优惠加奉献”的路子,能够有更多满腹才学、经验丰富的老科学家们一起继续践行中国梦。
 
范绪箕还一直关注着时事,他百岁生日之前的一天反复表示,“中国梦”是一个美好的前景和蓝图,大家需要努力,老年人也需要一起努力,共同实践“中国梦”。
 
“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我已进入晚年,来日不多,但是我希望能继续活下去,见证和亲历这个过程,看到这个目标,共同步入美丽的中国梦。”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和校长张杰代表学校送给了老校长范绪箕一个特殊的生日礼物“追梦者”——一个西班牙陶瓷工艺品,一个小女孩躺在天鹅上追梦。张杰解释说,这象征着范绪箕百年孜孜不倦的追梦历程,也预示着上海交大追求世界一流大学之梦,祝福范老永远健康,永远年轻。
 
《中国科学报》 (2013-01-11 第7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