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25 8:17:45
选择字号:
中科院国际人才交流:期待更多“爱因斯坦”
 
■本报记者 闫洁
 
虽然已是第三次来到中国,但益川敏英坦言,此次从兰州到北京的飞行之旅,让他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国土辽阔。
 
不过,给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留下更深刻印象的,还是中国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的认真、勤奋。
 
近日,应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邀请,益川敏英和国际知名原子核物理学者坂田文彦一起来到中国讲学,其间先后访问了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研究院所和高校。
 
中国学生让诺奖得主忆起年轻时代
 
“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由中科院于2004年启动,每年邀请20名活跃在科学前沿的世界顶尖科学家来中国进行1~2周的学术访问,而后选派中方优秀科研骨干进行学术回访。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益川敏英说,每到一处讲学,他都能感觉到,中国的学生就像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样,有着特别强的好学心和求知欲,能够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这让他印象深刻。
 
2008年12月,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是益川敏英的首次国外旅行。2009年9月,他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巡回演讲,第一次来到中国。
 
虽然对于中国没有太深的了解,但益川敏英表示,他从事了这么多年的物理学研究,很乐意与中国的学生及同行分享几十年来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自己的科研心得,“希望能对他们今后将要从事的科学研究有所帮助”。
 
谈及当前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益川敏英认为,自然科学研究不可能由一个人单独完成,而是需要很多人的交流与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在国外能积攒起丰富的科研经验,有着很好的职业经历,这对于他们回国后继续从事相关研究非常有利。
 
“不过,现在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出国后就留在了国外,没有回国。”益川敏英说,他还是希望年轻人出去后能够回来,给自己的国家打造一个很好的科学发展的基础。
 
“子承父业”发展中日科技交流
 
和益川敏英相比,坂田文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科技界的“老朋友”。
 
坂田文彦的父亲坂田昌一是世界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并一直致力于中日两国间的科技合作。1964年访问中国时,他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坂田文彦说,父亲的做法对他影响很大。1985年,他应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戴元本院士的邀请,首次来中国访问了一个月。
 
从那以后,坂田文彦一直致力于发展中日两国核物理界的交流与合作。
 
在他的推动下,日本茨城大学理学部和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签订了合作与交流协议。他还和我国学者在中国共同组织核物理和粒子物理方面的国际会议,其中一次会议,日本方面来了50多位学者,包括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小林诚。
 
同时,通过坂田文彦的努力,中日两国间的物理、生物与化学交叉学科研讨会已经开过五届。他还和中国学者两次成功申请到日本学术振兴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支持的中日合作项目。
 
此外,坂田文彦还亲自指导中国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在他的培养下,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有两个,硕士学位的有10个左右。
 
从1985年首次访华至今,坂田文彦告诉记者,二十多年间中国的科研设备和装置发展特别快,例如大型加速器的建设、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让他惊叹不已。
 
搭建同世界顶级科学家对话的平台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实施8年多来,共邀请了109位具有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世界顶级科学水准的专家来华讲学。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他们到访的时间不长,却给中科院打开了一扇门。“短期来看,他们对相关领域进行的前瞻性引导和介绍,能让国内的科研人员更直接地了解国际顶级科学家的科研思路和工作进展。”
 
从长远看,通过顶级科学家的来访和交流,直接促成中科院同受邀专家所在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初步联系。同时,借助中国科研人员3~6个月的回访,实质性地搭建了一个初步的国际交流平台,这对中科院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很有意义。
 
尽管该计划每年都会资助基础科学、 、资源环境科学和高技术领域各5个邀请名额,但随着国内科研水平的提高,已远远满足不了各研究所对实质性国际交流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实施‘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希望未来我们能吸引更多的世界顶级科学家来中国讲学访问并开展科研合作,不断提高该计划的含金量,为更多的科研人员搭建同世界顶级科学家对话的平台。”该计划负责人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09-25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