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2-9-12 7:50:17
选择字号:
朱邦芬院士:提出好问题是创新第一步
■本报记者 张思玮
“要想创新,就必须学会问问题。问得越深越透,就说明你对某个学科越具有想象力、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而这恰恰是我们教育所缺失的。”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在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院士著作馆举办的院士报告会上指出,鼓励和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了什么好问题”
一般而言,学校教育是使孩子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最主要途径,但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似乎也在一点点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平衡这两方面功能时,国内教育做得稍差一些。”朱邦芬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更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传授和积累,而轻视对知识的思考、质疑和创新。
朱邦芬把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进行了比较:两个民族都非常勤劳,并重视教育,但在人口仅有2000多万的犹太民族中,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高达160多个,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人口接近14亿,却仅有8位华人荣获诺贝尔科学奖。
缘何反差会这么大?
朱邦芬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曾于194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犹太人拉比,小时候每天从幼儿园和小学回家,他妈妈都会问他:“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
“而我们呢,则更喜欢问孩子‘你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朱邦芬认为,两个问题实质上反映出两个民族对知识的不同态度,“其实,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思考之后,才可能提出好问题。”
良好环境六要素
当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社会环境与物质条件。
“一流人才不是老师从课堂教出来的。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是要为学生的成才精心营造好的环境,使优秀学生相对比较容易冒出来。”
朱邦芬解释,良好环境至少要包含以下六个要素: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一流且献身于学生培养的师资、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必要的国际化交流、较好的软硬件设施。
“优秀学生之间的讨论、激励,往往对于其成才有重要影响。”朱邦芬说,正如杨振宁先生从自己读书和教书的经验中体会到的一样,与同学辩论可以不断追问,产生深度不一样的理解。
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朱邦芬看来也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科研和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但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本来就欠缺的‘潜心科学、追求卓越’的学术风气和人文环境更不容易建立”。
朱邦芬坦言,当前学生对学位的追求胜过对学问的追求;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追求多于对人才培养的追求;教育环境对短期指标的追求大过对立身之本的追求;许多高校领导对当官的追求高于对成为一位教育家的追求;由于教育收效的长期性和间接性,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关心也远远低于许多短期可见业绩的项目。
越优秀,越松绑
“学生从导师那里收获的最重要的是思维风格和学术品位,所以良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朱邦芬觉得,虽然国内做得好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但是能真正花心思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却并不多。
朱邦芬认为,中国教育统一模式、统一学制和统一规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倾向于把教科书上的论断和权威的意见当成真理来接受。
“我们的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做习题、考试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课程往往排得很满,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少。这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去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因而,朱邦芬主张,越是优秀的学生,老师越应该给他们减负,多给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己钻研、学习。
“归根结底,就是希望创造一个好的小环境,尽量把好学生集中在一起,培养出好的学风,让这些学生接触名师,自主、自由发展,同时还要有适当的国际视野和一定的软件与硬件条件。”
朱邦芬相信,未来几十年国内肯定会涌现一批世界级的杰出人才。
《中国科学报》 (2012-09-12 A1 要闻)
相关专题:院士之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