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31 8:12:46
选择字号:
张杰院士:继往开来的一代
 
■张杰
 
30年来,我们也许走过不尽相似的道路,经历过不尽相同的人生旅途,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都是77/78级的同学,从毕业到现在的30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这一代成长于10年浩劫,大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尽管我们有过最困难的物质生活,最贫瘠的文化环境,但我们的内心却始终是丰富的,就是因为我们心中一直有“梦”,有一个个人成材之梦、一个中国繁荣富强之梦!作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具特殊意义的一个群体,我们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岁月,也从没有放弃学习上进,读书和求知的渴望。我们无法忘记1977年冬天和1978年夏天的高考,是它,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从那时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就注定要与中国的改革发展紧密相联。我现在仍能清楚地记得,我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30年来,我们经历过人生无数的重要抉择,不断作着“两手准备”,也不断用行动续写着我们当年的作文。
 
还记得,当年大学里的我们,年龄相差悬殊,兄弟同班、父子同校屡见不鲜;当时的我们,可谓是真正的五湖四海,有的是车间的工人,有的是田间的农民,有的是部队里的战士,也有的是来自中学、还有些许懵懂而正豆蔻年华的少年;从边远的农村,到繁华的城市,来历经历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对知识、科学的渴求和执著,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却是相通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图书馆和自修教室总是人满为患,熄灯后的宿舍总是烛光点点,大家对知识和科学的渴求在蛰伏了整整10年后被激活迸发。同样,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10年没有机会上讲台,他们恨不得把他们毕生的所知所思所想都一下子传授给我们,没有课本,老师们就自编讲义、油印教材,用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和渴望,点燃我们的激情和梦想。“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老师好教,学生好学”,真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作为“文革”后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我们首先承担起填补“文革”10年造成的人才空白的重任,在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之中,我们曾经面对无数挑战,也实现着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跨越。我们有过成功的辉煌,也有过失败的黯然。有过欢笑,也有过眼泪。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我们中多数人已过知命之年,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俯仰之间,我们无愧父母、无愧时代、无愧民族、无愧天地。我们这一代是祖国繁荣富强和发展壮大的亲历者、受益者,更是奉献者、创造者,我们是继往开来的一代!
 
匆匆30年,中国的变化如沧海桑田,我们这一代人对30年的巨变有着最深切的感受:国家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富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升;30年的变化,并不只是数字和外观的变化,更是一系列最广泛、最深刻的观念和文化上的“巨变”。所有巨变中,最令人鼓舞的当是科学教育的进步。
 
《礼记·学记》曰:“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大学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流国家的建设,需要一流大学的支撑。当今国家正处在发展转型、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大学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比其他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加艰巨,无论大学是否作好了准备,中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已经上升为当前国家最紧迫的战略需求。当我们的国家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时候,我们的大学也要相应地探索一条独特的成长路径。同时,转型时期也为高等教育、为大学的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近10年来,学校抓住历史机遇,在完成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的基础上,制定了“交大2020发展规划”;发展理念开始由数量到质量、由外延到内涵、由国内到国际、由物本到人本的转变,目前学校形成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倡导“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大力引进和会聚高水平师资人才,加速创新型领袖人才的培育……逐渐构建与完善了三大体系:卓越的人才成长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文化传承引领体系,正在向着“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科技成果和人文思想交相辉映,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贡献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迅速迈进。
 
当然,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实现。当前,以“中国高等教育之文化精神的兴衰,是中华民族传承与创新的命脉所在”为共识,商界、政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和高等教育界的中坚力量,为正在全方位迈向国际生活的核心地带、正在改变自身过程中影响国际格局的中国,共图创新、共谋发展!
 
祝愿与中国改革同呼吸、共命运的“77/78级”学友们,在今后30年和更长的时间里,蓬勃发展,引领理想!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本文为作者在“纪念77/78级毕业30周年论坛”上的致辞,略有删改)
 
《中国科学报》 (2012-08-31 B4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