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明明)第13届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8月28日~9月1日在京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院士在会上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和消费国,种植面积达2280万公顷,产量超过1亿吨,但小麦病害,特别是小麦条锈病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禾谷类作物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燕麦,是世界和中国百姓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源。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及病原菌变异,全世界都面临禾谷类锈病带来的严峻挑战。一般情况下,禾谷类作物锈病、白粉病可导致作物减产5%~10%,严重时可达30%以上。
中国政府对小麦病害防治高度重视,农业部、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资助开展研究和防控,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牵头的研究团队在小麦锈病、白粉病的发生规律、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病害风险与粮食安全”这一主题,此次会议设立了病害流行和预测、病菌群体遗传与多样性、病菌基因组学以及寄主——病原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寄主抗病性及其遗传育种、病害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等5个专题进行学术交流。
据悉,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会议是国际顶级专家集聚的盛会,每4年举行一次。本次会议由欧洲和地中海锈病基金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
《中国科学报》 (2012-08-3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