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讲,这其实并不能算是一条“新闻”。因为就在去年,几乎一模一样的规定就出现在了该校的博士招生简章中,当时同样引起了关注。事实上,近几年关于在职博士的热议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便是——博士可以“在职”读吗?
毕业问题
这些年,对在职博士生说“不”的院校远不止厦门大学一家。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对外宣布,将在第二年的博士招生中,原则上不招收不能脱产学习的在职博士生。而在这之前的2003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就已经宣布,不招收在职博士生。随后,北大其他一些院系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同样是2004年,南开大学首次提出,从2005年开始严格限制在职生攻读博士学位所占的比例。即使在已经停招一年的厦大,在其之前的招生简章中,也已经对在职博士的招生作出了种种限制,比如在其2007年的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规定,除经该校批准的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外,一律不招收不能脱产学习的在职博士生。
一时间,似乎在职博士变得“人人喊打”,很多学校唯恐避之不及,究竟在职博士出了什么问题?
2011年底,西南交通大学对博士生学籍进行了一次清理,发现该校2006年及以前入校的博士生中,尚有857名未毕业。其中253人入学已有10年,甚至有2名1990年入校的学生至今尚未毕业。据该校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超期未毕业的学生中,大多是在职博士生,且大多是有一定职务的国家公职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其他一些学校: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要求307名未按期完成学业的硕士生、博士生退学,其中相当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南开大学自2006至2009年淘汰的168名博士生中,以文科博士生和在职博士生居多……
“这一现象应该算是近些年在职博士不成功的直接反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东南大学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对博士的学术要求相对严格,但在职博士由于要兼顾工作,根本无心从事研究,导致了大量学生无法毕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也因为几乎同样的原因,在职博士的“含金量”不高,加之管理松懈,成为很多官员和商人“镀金”的手段,大大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如此一说,似乎在职博士不要也罢,但很多人却并不这样看。
“路径”问题
就在厦大出台这一政策后不久,便有评论表示此举有“因噎废食”之嫌。原因是在职博士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是执行问题。一旦取消该制度,会掐断那些有真才实学且不是为了混文凭的报考者的求学之路。
这样的意见得到了一些人的共鸣。
去年年底,广州大学数学与
学院院长曹广福在其博客上发表文章,表示取消在职博士制度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是不现实的。在博客中他表示,目前攻读在职博士的人群中,除官员和商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为高校在职教师,如果要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攻读在职是他们最直接的一个方式。
“目前,几乎所有地方大学的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足四成,重点大学也有不少年龄并不算大的教师没有博士学位,这些老师大多在35岁至50岁之间,其中介于35岁至45岁之间的占大多数。如果取消在职博士制度,这些老师怎么办?是继续当老师还是让他们下岗?更何况,如果这些老师不读博,学术水平在原地踏步,指望提高整体师资水平无疑是痴心妄想。”曹广福写道。
然而对于所谓“路径”问题,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条‘求学之路’在理论上是否应当存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说,学术型博士培养目标是未来的科研人员和教师,他们在博士期间需要作出很好的创新成果,同时掌握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奥秘,这其中一个基本条件便是必须和导师在一起,在共同的探索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缄默知识”,这类知识并不能从书本上学到,而是通过导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一个习惯传播给学生。师生之间如果不能做到长时间在一起,是根本不能体会到的。李政道先生在博士期间师从费米,其回忆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一个不很恰当的比方是,你能想象刘翔如果不是每天和孙海平一起,而只是‘在职训练’的话,他能打破世界纪录吗?在学术领域,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授课方式可能比体育领域还要重要。而在职博士的培养方式显然违背了这一基本规律。”卢晓东说。
在这样的一片争议声中,在职博士的存废似乎更加让人看不清楚。
制度问题
也许是巧合,就在厦大拒绝招收在职博士的这两年间,一种新的博士生类型在国内出现了,这就是工程博士。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设置工程博士的决定。工程博士旨在培养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招生对象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按计划今年将有25所高校试点招生。
虽然工程博士属于专业学位,与在职博士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确也存在一定的相同点,比如均招收在职人员,而且在职博士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也有可能困扰工程博士。事实上,尽管首届工程博士生尚未入学,就已经爆出了某些试点单位违规收费的新闻。而在今年4月举行的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校企对接会上,一些业内人士已经发出了“别让工程博士成为升官砝码”的警示。对很多人而言,这一场景并不陌生。
目前来看,在职博士的培养称不上成功,而工程博士的前景尚不明朗。博士真的不能“在职”读吗?
“我们要注意一个现象,”在采访中,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在西方高校,谁在读博士并不是个问题,有些博士生也在同时兼顾自己的事业,但他们的质量同样得到了保证,两相对比,原因何在?”
“我们的问题并不是出在了在职制度本身,而是出在是否执行了真正的导师制,是否建立了严密的质量监控机制。”熊丙奇解释道,在西方高校,博士生的培养是严格执行导师制的,学生的学术水平与导师的学术声誉息息相关。而且在培养过程中有着一套严格的质量审查体系,随时淘汰不合格学生。这就保证了博士生的学术水平。
反观国内,大部分高校目前并没有实行真正的导师制,从博士招生到培养、管理、答辩的各个环节,都掺杂了很多行政因素,这使得博导无法用教育声誉保证博士培养质量。同时,由于质量审查体系的缺失,使得不合格学生无法在培养过程中淘汰,这就导致了博士毕业生整体水平的低下,以及大量学生延期毕业情况的出现。
“由于无法在培养过程中作足够的筛选,高校只好在入学条件上作出限制。”熊丙奇说,在此背景下,在职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自然遭到了一些学校的“封杀”,从这个角度看,不招收在职博士其实是一些高校在自身培养、淘汰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熊丙奇表示,在职博士的核心问题在于,高校是否可以建立一套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制度。“如果可以把住质量关,就没有必要在身份上做文章。”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又需要高校自身实现学术自治、教授治校,让教授可以用自己的教育声望为博士质量负责。“如果能实现,在职博士将不再是个问题,但从目前来看,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