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任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任校长韩震向全校师生公开承诺“三不”:担任校长期间,不再做自己的专业(外国哲学)学术研究,不再申请自己原有学科专业的研究课题,不再谋求与教学有关的个人荣誉。此前,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分别在履职之初做出类似承诺。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在上任时更是建议大学校长要跳出“学术山头”。
显然,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态度与做法。不过目前舆论主要关注的是此举对大学管理的积极意义。事实上,校长跳出“学术山头”,对于学术研究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有人戏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看起来,这话颇有几分道理,一向在人们印象中相对淡泊平静的学术界,当下也有演变成“学术江湖”的趋势。有江湖,就必然会有门派、山头。而各山头的掌门、“山大王”,在中国学术界已经高度行政化的今天,往往由正在或者曾经担任过行政职务的人充当。
学术山头的形成路径比较复杂,最初还跟学术、教育有一定关系,比如依托一定的学术观点而形成学派,或者师出同门,也比较容易形成小圈子。以前各个山头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温和,最严重的也就是由学术争议上升到个人恩怨。虽然山头的形成与山头之间的“斗争”也关涉利益,但大抵还是围绕着学术来进行的。
但当下的情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武侠小说中江湖中的种种血雨腥风,无非是各门派争夺传说中宝藏、秘籍、名位等利益。而现实中的学术界之所以会成为江湖,其实也是因为资源分配使然。现在学术界的各种资源,较之于二三十年前,其丰富程度已经不可以道里计,诸如课题、经费、论文发表、奖项、职称、职务,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研究基地、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等,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得以合理有序分配,自然能够促进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但资源永远都是供不应求,因此总会有人利用特别的手段,而不是依靠公平竞争来获得这些资源。拜倒在某一山头之下,则是这些特别手段之一。
通过山头来分配学术资源,已经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学术资源分配不合理。很多资源,往往落到有实力的“山头掌门”或者其同门手中,而不是分配给最有资格获得的人。其次,造成了学术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不可否认,各个山头的掌门,大部分是有实力有资格获得学术资源的。但问题是,有些人拿了宝藏还要拿秘籍,拿了秘籍还要当盟主,不厌其烦。一个人做的事情数量太多,质量必然下降,资源就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应。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研究者,尤其是中青年研究者拿不到什么资源,不能很好地进行研究,又是对他们能力与才智的极大浪费。第三,山头主义影响学术自由。著名历史学者赵俪生先生,就是因为其观点与几个学界大佬意见相左,终身没有拿到博导资格,甚至他带的硕士生也受累多人不能毕业,赵先生一气之下,不再带学生,成为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正是由于利益的诱惑,很多研究者将本应该用于学术研究的大量时间、精力用于打入进而依附山头,再而跻身于山头掌门之列,而担任行政领导,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快捷之路。行政权力的介入,反过来又固化了山头,戕害了学术。由此看来,韩震等几位校长的做法就有特别的意义,如果行政权力与学术山头撇清关系,山头固然依旧还会存在,但至少可以降低其影响,减少其危害。但愿这是中国学术界告别江湖化、山头化的良好开端。(
原题为:《学术远离江湖化山头化 从校长远离学术名利开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