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NASA
本报讯 大约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猛烈撞击了地球,形成了一颗年轻的、熔融的月球。但这两者究竟是迎面相撞,还是擦肩而碰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新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答案可能是前者,认为碰撞天体直接命中目标,并且以比之前的估计更为倾斜的角度以及更高的速度撞上了地球。
与其他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由此产生的碰撞将更多的地球碎片抛入太空,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温度。
同时这意味着,与之前的估计相比,月球是由更多与地球类似的物质所形成的。
而撞击天体本身的起源则依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之前模型所具有的缓慢的撞击速度要求撞击天体源自于一个与地球非常接近的轨道,而新模型则考虑了一个来自太阳系更遥远部分的可能性。
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天文学家Andreas Reufer和同事在即将出版的《伊卡洛斯》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赵熙熙)
《中国科学报》 (2012-08-06 A2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