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1307名高中生在全国8个考点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考试,他们拿到的第一道题,竟是用7分钟时间准确写出1到300这些数字。另外一道题是一位老师手拿一块纸板,上面写着10个词语,要考生在40秒钟之后,将这些词语默写出来。
这就是南科大“去筹转正”后的首次“自主招生考试”。这次招生也受到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7月16日,备受瞩目的南科大2012年招生工作结束,校方公布招生结果:南科大以平均超出一本分数线69.475分的高标准成功录取了188名考生。其中,广东省40人,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各招20人,河南21人,山东27人,扩招8人。
南科大这次招生采取的是独特的“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的平时学业成绩占10%,南科大自行组织的能力测试占30%,最终构成考生的综合成绩。
“南科大教改实验的目标就是把高考一次定终身的制度废除掉。”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坦言。
近日,由于圆满完成了2012年的本科招生工作,心情大好的朱校长不仅向从全国各地赶来打听消息的记者宣布了这一喜讯,还就本次招生工作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有问必答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我们的宗旨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于这次的“能力测试”,朱清时介绍说,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重在测试学生“在高考中无法展现的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洞察力”四项综合能力。“南科大是以‘努力回答钱学森之问’为目标建立的学校,主要是想培养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这些题中没有一道需要利用高中阶段的课堂知识来解答,纯粹考天赋与能力。”朱清时补充道。
在回答记者“有人质疑复试的题目很容易,有点像智力测试题或者奥赛”的问题时,朱清时回答道:“这次复试的题目,只有6人得满分,90分以上526人,优秀率40.7%。还有得零分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跟高考区分,复试不再考高中阶段知识掌握情况,而是按照学校培养目标,考学生四种能力。考生往往就是在不起眼的问题上,容易显示真实水平。”
朱清时多次强调,南科大的招生一定“要向农村和一些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倾斜”。缘何这样做?朱清时告诉记者,中国的高校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他在60年代上大学时,班上60%—70%都是农村学生,而如今一些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降到10%甚至更低,“很多学生无法享受到重点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他们有很高的天赋能力,通常情况下这种学生就被埋没了。我们立志要改变这种情况”。
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农村和非重点高中的学生,南科大此次还准备了丰富的奖学金。然而,由于招生时间紧,宣传不够,此次南科大录取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只有15%,朱清时表示:“明年会做足准备。一定要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进入南科大学习。”
朱清时还向记者透露,今年扩招的8名学生,尽管他们的高考和复试成绩略微偏低,但是他们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都非常好,这样的学生也可以说是有特殊才能的,所以南科大降低了录取标准。
此前,南科大校方曾表示,招生中若遇到“偏才”、“怪才”,可降至二本录取线。对此,朱清时表示,由于此次招生比较晚,宣传力度不够,并没有碰到特别突出的偏才、怪才。“但我们毫无疑问会争取招收一些少年学生,因为原生态的学生是最有创新能力的。”朱清时补充道。他透露,这次招收的188名新生中,就有一名来自山东的14岁学生王宇宸,他是188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朱清时说:“我们的宗旨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探索培养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学生。对于年纪小的孩子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也正是我们南科大想探索的。”
“让学生学到真本事”
“南科大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学到真本事!”谈到课程改革,朱清时表示,“中国高校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课程改革,旧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往往导致学生四年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南科大的教改方案就是一定要做好课程设置,搞好教学大纲。”
按照这样的目标,去年南科大为第一批“教改实验班”的45名学生设置了颇多“含金量高”的课程,不仅有常规的数理化和英语教学等基础课,还安排了如社会学导论,经济学导论,中国古典文学引论等这样的素质教育课程。
朱清时认为,去年一年,南科大的教改实验班还是相当成功的,其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在世界上任何一所优秀大学都算得上优秀学生,但也有一些经验需要总结。朱清时告诉记者,去年学生的课程偏重。学校开设了适量的必修课和很多选修课,希望学生凭兴趣选修。但学生们往往所有选修课都上,造成负担过重。今年南科大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将更为精准,学生负担会小一些,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阅读、自学,让学生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
“我们一定会坚持创新和改革”
创新和改革,仍然是朱清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得最多的话题。朱清时回答问题的语速虽然缓慢,但他思维清晰,每一句话都显露出他鲜明的个性和对改革的信心。他说,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灵魂,当然也是南科大的灵魂。如果不改革创新,南科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深圳也就失去了价值。他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一定会坚持创新和改革!”
朱清时告诉记者:“‘转正’后,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出对国家更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我始终认为是中国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这需要长时间才能走完。这种模式一旦成功,就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招生产生重大影响,使我们的高考录取与国际接轨。”
记者问:“南科大提出要‘一步到位建设成一流大学’,但有学者认为这不符合教育规律。您怎么看?”
朱清时说,确实,“一步到位”这个提法是有争议的。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一步到位”成功办学的先例有很多,比如港科大筹备5年,招生、开办后,很快就成为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此外还有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韩国的浦项科技大学、沙特阿拉伯正在建的国王科技大学,也是一步到位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朱清时比喻说:“教育没有单一的模式,教育应该像百花园中的各种草木,让各种模式平等生长。这样教育才能办好。当然,在中国要办成一所研究型大学困难很大。但是建成一所这样的大学对培养高度创新能力人才至关重要。我们有必要这样做,也正尝试这样做。我们正在‘一步到位’做很多事情。比如在很短时间内‘去筹转正’、一步到位进入到国内一流大学的招生行列,我们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步到位按照一流大学的标准建成的,我们正在一步到位走好每一步,我们充满信心。南科大顾问委员会对我们高度评价和鼓励,认为南科大现有的教师队伍,不比港科大建校之初差。我们在‘一步到位’做好每项工作,要全部走完,才敢说是一流大学。对此我充满信心。”
在记者尖锐地提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说南科大办失败了”的问题时,朱清时坦诚地说,如果南科大办成一所跟中国2300所大学一样的、毫无特色的千校一面的大学,那就是失败的。
记者问,您的五年校长任期差不多过半了,做到什么程度您就可以“解甲归田”?朱校长回答说:“南科大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我的一切考虑和决定都是以如何让南科大更好地发展为基础,目前,南科大正在蓬勃向上地发展,我还未考虑两年后的事情。”
朱清时最后说,这次招生是圆满成功的,接下来我们会抓紧时间给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写一份总结报告,如果它们接受了我们的圆满成功,这种尝试我们会继续下去。总之一点,南科大的灵魂就是创新、改革,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