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3 8:51:44
选择字号:
中国汞污染研究面临“内忧外患”
 
■本报记者 陆琦
 
“我国当前面临汞污染防治以及履行国际汞公约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开展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的研究。”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新斌研究员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我国面临最严重的汞污染问题
 
汞,又称水银,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它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富集性,在自然界中能够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高度富集和放大。
 
“作为世界上最大汞生产、使用和排放国,我国已成为全球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冯新斌说。
 
有研究显示,2005~2006年,我国汞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左右,汞需求量约占全球总需求量的30%~40%,两项数据均名列全球首位。与此同时,目前全球每年人为活动约向大气排放2000吨汞,其中,我国的排放量占全球汞排放总量1/4还多。
 
“我国大气汞含量明显高于欧美同类地区,一些地区居民头发中甲基汞含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建议的限值,存在巨大的生态和健康风险。”冯新斌说。
 
巨大的国际汞公约履约压力
 
汞是重金属中唯一能够以气态形式作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污染物,因此,远离污染源的生态系统也会受到汞污染威胁。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汞排放量极少的国家以及低密集人类活动的地区,也可能会遭受汞污染的危害。”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主任张晓山研究员说。
 
为应对全球汞污染问题,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协调下,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汞公约即将于2013年生效。
 
“由于我国人为汞排放量在全球汞排放量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大,所以我国将面临巨大的履行国际公约的压力。”张晓山坦言。
 
6月27日至7月2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UNEP组织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就国际汞公约展开了实质性谈判。
 
一位参加了此次谈判的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涉及环境保护公约顺利谈判的基础。“发达国家应充分认识到,资金机制和技术支持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方能就此尽早达成共识,推动谈判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悉,本次会议后,UNEP还将召开一次会议,并将于2013年签约,届时我国汞减排形势将更加严峻。
 
期待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的支撑
 
“国际汞公约的谈判,除了环保,更关系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冯新斌表示,限制汞排放和消费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中国无从回避。
 
可是,中国汞污染防治工作却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经济可行性替代和减排技术等诸多问题。
 
如何加强汞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参与乃至引导全球汞污染防治公约谈判进程,维护我国权益,实现环境利益最大化,将是一个新课题。
 
冯新斌表示,我国已明确将汞列为加以重点管控的重金属之一。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对于我国汞排放特征和减排原理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汞的环境分布、迁移和环境效应等认识十分匮乏,对其分子转化机制、地气交换过程和生物累积等尚不清楚。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的研究。“国外已经有了近20年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而中国几乎毫无准备,这将在谈判中非常被动。”他说。
 
冯新斌希望通过研究,阐明我国汞污染来源、生物累积和环境效应,在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提出汞污染控制的新思路,为我国汞污染控制与履行国际汞公约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2-07-1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