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华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2-7-4 8:50:26
选择字号:
一场朴素而温馨的生日聚会
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90华诞学术纪念会侧记
■本报记者 钟华
6月30日上午,一场学术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招待厅进行,这场学术纪念会的主题是庆祝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90华诞。在杨振宁的坚持下,这场纪念会比10年前清华举办的那场有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0余位两院院士参与的80华诞纪念会要低调得多。然而,这场纪念会却更加像是一场师友间的生日聚会,有一种朴素而温馨的味道。
纪念会开始,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代表学校向杨振宁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方黑水晶印。印的上方镌刻着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印的四周镌刻了杨振宁在规范场理论、高能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这四个领域的重要贡献。
杨振宁接过礼物说:“谢谢清华大学送给我这份非常重要的礼物。我一生90年来,接受过很多礼物,我仔细想想,今天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礼物,也是我一生所收到的第二件最重要的礼物。”
他影响了众人的人生
哈佛大学教授吴大峻、犹他大学教授吴咏时、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陈方正在纪念会上分别发表演讲,他们从不同角度向在座师生讲述了这位物理学大师不平凡的学术人生。
吴大峻还记得58年前——1954年他在哈佛大学第一次听到杨振宁演讲的情景,杨振宁讲的是“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这场演讲改变了吴大峻的人生。两年后,他作出了一生最重要的决定——改随杨振宁学物理。
“我非常感激他接受我这个完全没有物理基础的学生。”吴大峻说。不仅如此,杨振宁还给他制定了一个8年计划:两年量子力学、两年统计力学、两年量子场论、两年粒子物理。作为一位聪明的学生,他很快就取得了学术上的成果。然而,杨振宁企图教他打桥牌却失败得一塌糊涂,吴大峻笑言自己打桥牌不仅错误百出,而且错得天马行空。
1972年暑期,杨振宁在北京大学作了两场报告。当时他或许不会注意到,台下有一位从兰州赶来的青年紧紧攥着托人“抢”来的入场券,看着眼前这位心仪已久的偶像,内心激动得无以言表。
这位青年就是如今犹他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吴咏时。他说:“这场报告对我的学术生涯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我选择把规范场作为我的研究方向。”1981年,他收到了来自杨振宁的实习邀请。
“我一生走了一个圈”
这几天,适逢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成立15周年。15年前,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2009年更名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亲任名誉主任,著名理论物理教授聂华桐任中心主任。借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而成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自成立伊始便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为了清华高等研究院的发展,杨振宁亲自设计蓝图、倾力筹款。他不仅为高等研究院组建了专门的基金会,还带头捐出积蓄,甚至将国家给他的工资大部分都捐给了高等研究院。一大批海外顶尖学者受到他的感召而归国效力。
发展至今,高等研究院已在理论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论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会聚了众多国际一流学者。高等研究院创建了独特的机制和文化氛围,坚持国际一流标准选人,坚持评价重质不重量,坚持真正的开放和流动,吸引了一批顶尖科学家加盟,在这里潜心学问,自由探索。高等研究院培养了多名博士生和博士后,其中很多人已经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有的已经进入世界顶尖大学获得教职。
杨振宁曾说过:“清华园是我幼年成长的地方,我一生走了一个圈。我的最后事业是帮助清华大学发展高等研究中心,也是我一生中特别有意义的一幕”。
20世纪下半叶贡献最大的物理学家
聂华桐教授用幻灯片展示了杨振宁1944年在学术期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关于数学的论文。那时候杨振宁才22岁。然后,他又展示了杨振宁2012年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杨先生在物理界的贡献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清华的骄傲。”聂华桐说。
吴大峻分析、阐释了杨振宁在四个领域的贡献:“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开创性的理论。这四组文章,只要能完成一组,就是很了不起的物理学家。这四组工作都是划时代创新领域的,并且包括了所有基本及重要的物理方向。”因此,吴大峻得出了他的结论:“杨先生是20世纪下半叶贡献最大的物理学家。”
科学上的伟大成就,往往是揭示自然结构之美和触及灵魂的震动。“只有在自然科学中攀上高峰,登过顶的人才有这样的感触。”吴咏时说,“杨先生就是这少数幸运而伟大的人物之一。”
陈方正是杨振宁的好朋友,学物理出身的他亦是一位文化学者。多年前,杨振宁为香港中文大学捐赠了许多学术档案,在查阅档案之余,陈方正也有很多感触:“关于杨先生,虽然现在已经有好几本很好的传记,但是真正有学术意义的传记还没有。”
究其原因,他认为在于,作家中能懂得杨振宁学问的人很少,而物理学家中懂得写传记的不多。“这么一位伟大的学者,得真正了解他,从一个平等的地位看他,才能把传记写得更好。”陈方正坦言这并不容易,得看历史的因缘。
《中国科学报》 (2012-07-04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