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考察可可西里无人区新生代火山岩。
■本报记者 徐雁龙
王强是个浑身散发着快乐气息的人。这是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他时的第一感受。
王强当初选择学地质,是为了“玩”;别人眼中辛苦的野外考察,在他看来充满乐趣;即使谈到第一次上高原生命垂危,谈到科考遇险、几近水尽粮绝,他的语调也始终很欢快。
爱上地质学
作为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的一名研究员,王强一直从事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和相关金属成矿的研究工作。
王强爱上地质学是一个偶然。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农村的小孩喜欢玩,我当时觉得地质就是地理,可以游山玩水。”王强说,当时在几乎所有专业栏里都填上了地质学。
地质学专业比较辛苦。大二时,学校曾组织去周口店教学实习。一趟野外跑下来,就有不堪其苦的同学选择了回高中复读或者调整专业。
王强却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一路坚持了下来。
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矿专业本科毕业后,王强已经比较喜欢在野外工作,对地质特别是岩浆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他在埃达克质岩成因、成矿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王强和团队先后多次出入青藏高原,特别是藏北可可西里、羌塘无人区,辛苦自不待言。但他说:“跟兴趣比起来,这点苦算什么!”
父母教会他吃苦耐劳
31岁那年,王强跟随青海的一个地质区测队第一次“勇闯”可可西里,刚到昆仑山他就昏倒了,并由此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打吊针”。
后来,王强自己带队上藏北考察,在羌塘渡河遇阻,三辆车困在河中央整整一夜。车上仅存的几包方便面和几瓶矿泉水支撑他们渡过了难关。
王强说,他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做什么就踏踏实实的,不要挑三拣四”。
很小的时候,王强就要帮家里做事,“捡鸡粪、放牛、插秧、除草、收割稻谷、做饭,都干过”。
初中时开始住宿,学校离家近30里路,每次放假王强都是走路往返,从没坐过公共汽车。
中学时,5分钱的菜王强都舍不得买,“吃的几乎都是从家里带的豆瓣酱、辣椒酱,尤其是夏天,酱里长虫了还得吃”。
这些磨炼带给王强“取得任何成果,不能骄傲;遇到任何困难,不要退缩”的观念,使他有兴趣、有信心把事情做好。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王强的工作属于基础研究,但具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和成矿意义,不仅有助于揭开地球深部的地质过程,而且对指导金属找矿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王强痴心于此。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出世界一流的成果,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尽微薄之力。
实践中,王强打造了一支团结、年轻、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我们对地质有着同样的坚持,这有助于我们集中精力解决大的科学问题。”
王强对团队成员要求很严格。他认为,态度是做事的关键,一旦选择了就要认真投入,不要被外部诱惑。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王强已发表论文85篇,其中SCI论文55篇,2篇入选美国信息研究所基本科学指数(ESI)地学近10年高引用率论文名录,他自己也入选美国ESI地学高引用率科学家名录。
40岁刚出头的王强觉得自己的研究还非常不够,“特别是面对获得的荣誉,心里越发感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要加倍努力”。
“年轻人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大好时候——我们能出一些成果,与国家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密不可分,也因为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打下的坚实基础。”王强说,年轻人要满怀感恩的心,这样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中国科学报》 (2012-06-26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