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6 11:58:46
选择字号:
院士大会:在热议与期望中前行
——媒体聚焦两院院士大会的关键词

 
《人民日报》关于今年两院院士大会开幕式的报道截图。
 
■本报见习记者 彭科峰
 
两院院士大会,既是科学家的盛会,也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回顾连日来国内众多报纸、网络的报道,有对于烟草院士和院士制度的质疑,也有对于院士工作的回顾和赞赏,但更多的则是媒体各界对于科学家殷切的期望。
 
关键词:科技创新
 
2012年两院院士大会顺利召开,作为聚集了国内最尖端的科学家的盛会,国内外媒体首先关注的,当然是希望两院院士充分发挥“思想库”和“带头人”的作用,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做表率和作贡献,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向前发展。
 
《人民日报》于6月12日率先发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主题文章。报道指出,在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潘云鹤、谢克昌、干勇、钱旭红、叶培建、夏建白、刘胜刚、李德仁、匡廷云等院士表示,目前我国科技事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树立信心,去除浮躁,以身示范,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民网观点频道于次日发表评论,在强调胡总书记“创新驱动发展”的蕴涵深义后,也表达了对两院院士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的寄望。文章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科技的重大历史和现实作用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深刻内涵,全球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科技落后就要挨打,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全球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国与国之间愈演愈烈的贫富两极分化,便是科技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要想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垄断、封锁包围中突围出来,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武器,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上做文章、下功夫、找出路,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打造自己的科技品牌。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这篇文章的结尾这样说。
 
围绕创新这一主题,6月13日的《经济日报》也发表述评文章,以《创新,驱动我们前行》为题,回顾了两年来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我国科技界人士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新发展。文章指出,“两年中,探月工程继续顺利实施,嫦娥二号远赴150万公里以外进行深空探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又一关键技术基础。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5188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在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作业的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展顺利,并拓展到民用领域;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合作组测出第三种中微子振荡,对于探寻宇宙中反物质失踪之谜影响深远”。
 
在历数了这两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后,《经济日报》这篇述评还特别指出,过去的两年中,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成长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1年,我国国际科学论文和专利授权总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论文被引用数上升到世界第七位。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文中,也就是引用率最高的1%的论文当中,超过10%是由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比率从2001年的1.85%(在6874篇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当中占127篇)增加到2011年的11.3%(在10238篇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当中占1158篇),名列全球第四。”
 
此外,香港文汇报于6月12日也发表了胡锦涛勉励两院院士推动科技创新的相关文章,强调了科技创新自主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责任与担当
 
身为两院院士,其一举一动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就要求院士们必须时刻牢记身上的社会责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院士们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敢于担当,取得突破,造福天下苍生,也应该在道德方面发挥模范作用,拒绝不正之风。
 
6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寄望中国科技界的多重担当》的评论员文章,表达了社会各界在社会责任方面对于院士们的殷切期望。文章指出,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来临,中国已经大幅度拉近了与世界科技最前沿的距离。要实现从“追潮者”成长为“引领者”,中国科技界必须有更多的担当,“这样的担当,应该是放眼世界的担当。中国科技界,不仅仅需要勇攀科技之巅的科技专家,还需要涌现更多的‘战略科学家’;不仅仅要做科学探索的开路先锋,更应该成为铺就科学发展之路的‘筑路人’”。
 
文章还指出,科学家应该有服务社会的担当。中国科技界正肩负着将科技作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转型‘引擎’的历史责任。面对这一形势,两院院士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成为时代思想库中的一员,用融会了人文精神的科学视角、工程视角观察和完善我们的社会,让科技的福祉惠及百姓苍生。
 
文章在结尾还特别指出,科学家应该担当起社会脊梁的作用,“成为科学家,是无数人儿时的梦想。在人们的期许中,科学家们理应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科学道德乃至人生道德的楷模”。
 
同样,6月13日的《京华时报》发表主题为“院士要增强忧患意识”的文章。该文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利用专业知识和学术专长,多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该报同天还发表以《院士要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为主题的文章,突出强调了胡锦涛总书记对两院院士的6点希望。
 
关键词:烟草院士
 
此前不久,近百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要求重审“烟草院士”谢剑平当选工程院士的资格。这一事件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也反映了两院院士的担当与责任感。两院院士大会期间,众多媒体也对谢剑平未到会的事件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6月13日,《京华时报》报道了《烟草院士缺席院士大会 未领取院士证书》的消息。文中称,谢剑平回应记者称他在英国出差,有事请假,所以才缺席两院院士大会。针对记者询问多名院士对他当选院士的质疑,谢剑平称“我能有什么看法,你去问烟草局”。该文还援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扬宗的说法,对谢剑平进行了批评,“作为一个学者,首先代表自己,在卷烟‘降焦减害’研究上,大家有那么多批评,是不是应该回应一下,这是起码的吧?不然怎么让人相信你科学研究的权威?”
 
同一天,《中国青年报》也发表了《烟草院士缺席院士大会引猜想》的报道。文章称,“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告诉记者,谢的缺席值得欣喜,这起码为工程院解决该问题留下了一个空间。”针对谢剑平是否应该落选院士的问题,文章援引钟南山的看法称,“我相信工程院能解决好这一问题,但还需要时间,把到底孰轻孰重捋清楚”。
 
6月14日,《齐鲁晚报》针对谢剑平缺席院士大会,发表评论文章《烟草院士的“面子”何以如此坚挺》。文章称,目前而言,尽管有近100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复议、重审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资格,但谢剑平院士身份的问题还是个悬案,希望有关方面能捋清“面子问题”和“大是大非”之间的轻重。
 
荆楚网也于6月13日发表了《“烟草院士”莫非是烟草业的“资深小二”》的评论。作者“知风”在文中称,“从‘烟草院士’什么都要问烟草局的从属地位来看,他充其量像是一个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占领市场资源优势而安插在行业协会里的利益代言人。只不过两院院士是科技界最顶层的专家系统,是学术界、科技界的表率,而让这种变相鼓励吸烟的研究成果显得格格不入罢了”。
 
关键词:院士制度改革
 
在两年一次的院士大会上,院士制度的改革和科技体改也成为讨论的热点,并引发媒体的持续关注。
 
新华网6月13日发表《院士制度改进完善研究报告年内将完成》的消息。文章介绍,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是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确定的内容。“在此次院士大会上,每位中科院院士都收到一份‘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研究报告。据悉,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调查研究“对改进完善院士增选工作、提高咨询工作的质量和影响、加强院士群体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等制度层面的问题以及社会关注院士群体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6月14日,《新京报》随即以《期待院士制度回归学术共同体》为题发表社论。文章认为,完善院士制度的要义还是在于如何推进学术管理“去行政化”,把两院回归为学术共同体组织,将学术评价放在第一位,并设计出更为严密而科学的评选制度。文中称,“公众关注‘烟草院士’,其实也事关院士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在这一事件中暴露出了院士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具体包括:院士评审的行政化、利益化,被诸多现实利益左右,缺乏学术独立性;作为学术头衔、学术声誉的院士,与各种利益挂钩——在一些地方,院士享有高级别的待遇,还是重大课题,各种评审、评估的‘当然负责人’等”。 在点评了院士制度的一些弊端,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做法后,文章最后称“希望有关方面,在充分征求院士意见的基础上,在适当时机,也将方案的具体内容向社会公布,更广泛征求意见”。
 
《经济日报》6月14日见报的文章《加快科技进步引领未来发展》,也强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作用。文中称“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对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组织结构、人事管理制度等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
 
关键词:科学品格
 
在众多媒体热衷于关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的同时,也有媒体从部分缺席院士大会的院士着手,讲述科学家们可贵的科学品格。
 
6月14日,《科技日报》发表文章《一个“段子”折射出的科学品格》,讲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前往北京一家医院,看望两院院士、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潘家铮,并亲手送上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的获奖证书的故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用“段子”、“激情”、“服务”等小故事,讲述了潘家铮一生致力于我国水利电力事业的传奇经历。
 
从细微处着手,以小见大,以情动人,而不是单纯罗列科学家们的成就和荣誉,这就是《科技日报》这篇报道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科学报》 (2012-06-16 A3 院士大会特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