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资金快速流动,观念快速变换。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如繁星替代晚霞般优雅美丽,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灵净化器。
从1999年到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起,潘波就开始关注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2006年初到美国麻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将研究领域扩展至人为源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风险。
在北京大学陶澍院士和美国麻省大学教授邢宝山两位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2008年12月,潘波来到昆明理工大学,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教学和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工作。这在当时,出国与归国存在巨大“人才流动逆差”、东部与西部学科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无疑风景夺人。
2009年5月,潘波组建了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土壤科学实验室,并担任该实验室主任职务,潘波坦言,在西南边陲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时遇到很多阻力,要感谢该校校长周荣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在校级平台构建上对实验室的支持。2010年12月该实验室遴选为昆明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2011年该实验室遴选为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潘波及其团队围绕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中的新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重点考察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中产生的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机理,以及工程纳米颗粒风险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一、通过有机污染物的宏观多介质环境归趋研究,认识到有机碳标准化分配系数(KOC)的实测值与预测值有较大差别,明确了通过有机污染物微观过程研究来预测其宏观多介质行为的关键环节,特别是系统观察并论证了憎水性有机污染物—溶解有机质之间的非理想相互作用,提出可能存在的机理,对有机污染物的行为预测和风险评价有重要意义。
二、从数值上分析了工程纳米颗粒(MNPs)大量进入环境以后可能对有机污染物行为的控制性作用,深入研究了MNPs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指出需要综合考虑纳米尺度下的特殊作用模式、多机理共存的吸附特征、竞争与补充吸附同时发生等过程对表观吸附的影响,为MNPs风险评价建立理论储备,并为有机污染物行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这些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使潘波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系列人才奖,并被聘为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农林学领域一区刊物)杂志的副主编。做好一个合格将帅的同时,他还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关注国际发展最前沿。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在红土高原地区的地球化学行为和风险控制是一个地域特色鲜明的研究主题,红土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土壤类型区域变化大、土壤中过渡金属含量高,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变得非常复杂,同时也提供了非常有特色的研究资源。在科研工作中勇于创新的潘波团队将立足这一前沿课题开展研究。
因为拥有一颗淡然而执著的心,才能让自己以荣誉为起点,更坚定地在科研道路上走下去,走出一条越来越宽、越来越远的路。
(徐芳芳)
《中国科学报》 (2012-06-11 B2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