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4 8:26:03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学术休假何日“休”成正果

图片来源:昵图网

 

图片来源:www.nfdaily.cn
 
近几年来,学术休假制度一直是国内众多高校议论的焦点,但一直未能实施开来。今年4月底,吉林大学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引发舆论关注。学术休假制度能否真正在高校推行开来?目前该制度存在怎样的障碍?近日,围绕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本报记者 陈彬
 
今年的五一节,对于吉林大学的老师们来说,有点不太一样。
 
众所周知,五一意味着放假休息,但时间只有三天。但或许一段时间之后,吉林大学的一些老师可能会获得一个比五一假长得多的假期。
 
就在五一的前两天,吉林大学正式启动《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明确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谁是“先行者”
 
对于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一词,很多人并不感到陌生。
 
学术休假由哈佛大学首创。简而言之,该制度要求高校和科研单位每隔一定年限,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允许研究者外出休整一年或稍短的时间。
 
100多年间,学术休假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高度制度化。此次吉林大学引入学术休假制度,显然也是想以此进一步提升教授们的科研热情和动力。这一事件一时间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似乎吉大开创了国内科研制度的另一“先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曾试图就此事联系吉林大学相关部门进行采访,但遭到校方的婉拒。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一制度目前只是刚刚建立了一个大体的框架,一些细节问题还没有弄清,不便接受采访。”该制度见诸媒体的内容也不过是“享受学术休假的教师在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中产生,学校每年遴选20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休假期一年。在学术休假期内,不参与学校学术评价。”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内容。
 
这样看来,学术休假制度目前在吉林大学尚处于“草创阶段”,距离具体实施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稍加回顾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这一问题上曾处于“草创阶段”的高校远不止吉林大学一家。
 
早在1996年,教育部就设立“春晖计划”,即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的“柔性引进”。2000年底又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
 
相关部门统计,该制度实施10年后,共资助140多个留学人员团体,12000人次短期回国工作。
 
第一批被列入“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试点的高校,也可以算是国内学术休假制度的先行者。也许是尝到了甜头,尽管相关部门没有提出具体措施,清华大学在2004年提出学术休假制度。之后,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很多国内高校也先后提出过类似的设想。
 
在实施学术休假的道路上,之前的这些院校可以算是吉林大学的“前辈”了。那么时至今日,这些“前辈”的实施效果又如何呢?
 
无人享受的福利
 
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学术休假制度是在2004年前后。8年后的今天,当记者就此向该校物理系原系主任郑志刚询问时,他表示从没听说过学校曾实施过类似的制度。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臧玉峰之前曾在北师大工作多年,但他同样对此一无所知。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武汉大学,据该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程功臻介绍,武大曾在多年之前就提出过实施学术休假制度。但直到今天,他也没有听说过哪位同事曾经享受过这一待遇。
 
一项2009年的统计数字曾显示:如果以2004年,部分高校高调宣布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算起,在5年的时间里,国内真正享受过学术休假的人数为零。
 
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的尴尬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在一项制度在国外已经流行百年,并且已经制度化的时候,国内学者却没有一个人享受。如此的落差,难道是因为国内学者对此并不感兴趣?
 
事实上,持类似观点的学者并非没有。比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臧玉峰就直言,在目前国内并不算成熟的科研气氛下,他看不出实行学术休假的必要性。“如果有合作项目,即使没有休假制度,我也会出去。如果想利用休假制度多休息一段时间,寒暑假就够用了。”
 
但这样的观点还属少数,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还是很有“市场”的。“其实实行学术休假是正常的,不实行反而不正常。”在郑志刚看来,对于学术休假该不该休的争论不是很有必要,因为这应该算是科研人员的一项“基本权利”。“研究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后,必然会有一定的倦怠期,此时进行相关的休整是很正常的,这并不需要争论。”他说。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李真真也很推崇学术休假。“目前的状态是,一些科研机构都在紧紧跟随社会热点或者国际热点,导致研究人员只能考虑很实际的问题,跟着热点走下去,没有静下来思考的时间。这样下去,学科积淀会越来越薄。而研究人员有时需要的仅仅是跳出惯有的思维、方法和路径。”李真真说。
 
既然如此受欢迎,学术休假为何在国内无法实行?
 
制度缺失
 
对于吉林大学此次改革的前景,程功臻直言并不看好。“就像之前的那些高校一样,面对一些具体问题,缺乏配套制度。”
 
程功臻说:“一些老师需要给学生上课,如果休假一年,课程怎么办?一些做科研的,如果中途停一年,后面的科研工作怎么办?另外,一般教师的工资构成是基本工资加津贴,如果一年不工作,他的津贴又该如何计算?这些问题至少我现在依然看不到答案。”
 
他表示,类似的问题在国外高校并不存在,因为在国外,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安排相对灵活,学校赋予了教师很高的自由度。“如果打算上半年休息,我可以把课程全部跳到下半年,但国内高校的课程安排却不是老师能控制的。”
 
据了解,国外高校一般采用模块教学,即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一个模块通常是一个总量为4~8 学期周学时的教学单元。而国内高校教师除了科研,教学任务也比较重,特别是一旦承担了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就是一个很长的教学过程,很难真正脱身一段时间进行调整。
 
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试行教师带薪学术休假制。在接受校内媒体采访时,该校的多位教授对该制度大加赞赏,但同时他们也异口同声地表示,自己短时间内并不打算申请学术休假,给出的原因也出奇的一致——不想因此影响教学。“由于每学期的所授课程都比较多,并且大多是两个学期连着的,进行学术休假可能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影响,同时也可能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多麻烦,所以目前还没有享受学术休假的打算。”该校教师田志宏这样说。
 
至于工资方面,也曾有人表示,学术休假的前提是真正实行“年薪制”。但目前国内各大学的基本情况是,老师们的基本工资很低,靠积累“工分”获取收入。“工分多就收入多,工分少就收入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休假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说以上这些原因还算是“显性”的话,另一些“隐性”原因则同样困扰着学术休假制度在国内的推广。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科研人员分析,现在已经有一定工作年限、能出成果的研究人员大多忙于跑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潜规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课题。“就那么个小圈子,融入进去十分不易。如果你离开了,不要说一年,有可能几次缺席重要场合,都有可能被踢出一个项目的‘申请游戏’。”
 
另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黄安年曾在其博客上专门发文提醒校方,一定要处理好导师学术休假和让研究生“放羊”之间的关系,而对那些“放羊”过度的导师,也应该有切实的整治措施。
 
对此,李真真表示,造成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国内的学术研究环境还不够成熟,一个研究课题可能会因为一个重要研究者的离开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反观美国,很多研究机构有着很好的研究团队,彼此研究水平相当,团队中某一个人的离去对研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选拔还是审查
 
事实上,即使是目前吉林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中对外公开的部分内容,也已经遭到一些人的质疑。
 
在采访中,针对吉林大学“每年遴选20位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的计划,郑志刚表示,在国外的高校,到达一定年限的教授通常会自动获得学术休假的权利,并不需要进行选举。
 
据了解,西方国家学术休假的审批过程一般为:有此项打算的教师需预先提交一份详细的计划,在得到系领导和院长的同意后,被送到分管学术休假事务的教师评价委员会讨论通过,最终递交校长和董事会审批。在此期间并不涉及类似选拔的制度。
 
“并不是说国外的制度一定优于本土制度,但仅就这件事来看,我还是更偏向于国外高校的做法。”郑志刚说,吉林大学此举显然要面对更多的难题。比如,如果每年只选择20位教授的话,5年才100位。而一所高校所拥有的教授数量是十分庞大的。“大量的老师不但享受不到这一制度,而且把原来用于提升学术水平的时间,更多地用在承担教学任务上,这是不公平的。而要达到这种公平,就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的选拔标准,才能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但遗憾的是,所谓‘优秀’的标准又在哪里?”
 
与郑志刚的质疑类似,有评论曾表示,综合来看,各种遴选“优秀”的方式不外乎两种:公选和委员会投票。如果是用公选的话,费时费力劳师动众,刷票、拉票、票数造假、有效票数统计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至于委员会投票就更加容易产生问题了,如果参评者和评选委员的品德不高,暗中“勾兑”的话,这样的评选就更没有意义。
 
尝试应多样化
 
如此看来,吉林大学此次改革的前景的确不乐观。但在表达悲观之情的同时,程功臻也坦言,对于以上的大部分问题,如果能够给予足够重视,大学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如果学校认真去搞,也不是没有可能搞成。只是现在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术休假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其自身改革的劲头不足。”
 
纵观近些年尝试学术休假制度的高校,几乎都属于国内重点高校范畴。对此,郑志刚表示,这既有学校自身科研能力的因素,也有不同学校发展方向不同的因素。“目前国内高校类型区分并不明显,但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它们的教学压力还是相对大一些,教学与科研的比例分配,乃至竞争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这一制度即使相对成熟,也不太适合在所有高校实施。”他说。
 
对此,程功臻也表示了赞同。他同时坦言,对于不同层次高校来说,对教师科研工作采取的刺激政策可以有所不同,但同样都需要注意对教师学术自由的维护。“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基本思想必须是统一的,不论怎么说,吉林大学的改革毕竟迈出了一步,不管成功与否,都会有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教训,只是希望在各种层次的高校中,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不同的尝试。”
 
休假不能成为教授特权
 
在采访中,只要提到“学术休假”,很多人似乎很自然地把这一政策的享受范围定位在教授人群。即使此次吉林大学颁布的学术休假制度,也只是针对拥有教授职务的教师而设立。难道只有教授才能有休假的特权?
 
一所高校的教学研究体系是多样化的,其中既包括教授,也包括助教、讲师、研究员等其他人。而且在这些职位中间,教授的比例不会占得太高,但位置却是最高的。换句话说,如果按照学术级别来划分的话,教授是站在最顶层的。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享受到了最好的资源,相比之下,他们的教学任务却是最少的。
 
科研起点高,教学任务少,这就导致教授在科研中更容易出成绩。其他教师则每天忙于教学、科研、评职称、工资绩效等一系列杂事,专心搞学术的时间本就不多,学术成果自然也就不如教授。如果按照现行的考核制度,其他的非教授职称教师不但完全没有资格享受学术休假的权利,同时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下,他们还可能因为其他教授的休假,增加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量。这对于非教授职称教师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科研能力方面,教授的水平可能高过非教授职称教师。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术休假制度并不是一种谁的能力高就应该给谁的“高帽子”,而是能够缓解科研倦怠感和浮躁感的“镇静剂”。对于这服“良药”,任何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都是需要的,甚至科研经历相对不足的非教授职称教师可能更加需要,如果能“换换脑筋”,这些年轻人所爆发的科研潜能可能更大。
 
另外,虽然选拔细则尚未公布,但相信对教授的选拔过程中,科研成果很可能会是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如果不加控制,也可能会造成部分教授为了片面追求“立竿见影”的科研成果,冷落一些难于钻研但具有极高价值的项目,而盲目追求“短平快”。这种“赶集式”的科研又能研究出怎样的成果,相信每个人都清楚。
 
休假不等于休息
 
几年前,曾有一位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华人找到臧玉峰,请他帮忙找一个国内的科研机构。他想来国内从事一段时间的研究,而那段时间正是他的学术休假期。“其实国外一提到学术休假,没有几个人真的想去休息,而是更多地想利用这段时间体验一下其他科研环境,这和游山玩水是不一样的。”臧玉峰说。
 
几年前,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育学研究者曾对美国一所公立大学三个学年被批准的学术休假申请进行过调查,发现教师们无论是对学术休假的预期还是实际的目标,都首推学术研究。
 
然而,在中文语境中,“休假”的意思基本等同于“休息”。而这样的歧义很可能导致一些政策上的误解。
 
2008年,青岛市政府曾经发布了《关于组织2008年专家学术休假考察活动的通知》,该通知的内容大意为:国家或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可以参加此休假考察,时间为8天,休假考察路线为云南线(昆明、大理、丽江、玉龙雪山、香格里拉、泸沽湖等)。很显然,青岛政府便混淆了“休假”与“休息”的概念。
 
对此,广州大学数学与 学院院长曹广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纯休息式的学术休假,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其原因就是学术研究本来就是个很有弹性的工作,你某个阶段想作研究,可以专心作研究,若不想作,大可以休息一下,不需要行政安排。”
 
事实上,就在中国农业大学刚刚颁布学术休假的政策时,该校理学院教授贾贵儒曾直言,应该从补充知识的角度,为学术休假起一个更为贴切的名字,明确学校推出这项制度的目的。“因为学术休假不是休息,而是充电,‘休假’二字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学术休假
 
学术休假制度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如今在发达国家已经制度化,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在职人员职业发展提供的重要而有效的制度形式。每隔一定年限,研究者外出休整一段时间,学习、休养或旅行,它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休假调整来激发研究者的创造力。
 
学术休假不是单纯休假,也不是因为职业生涯倦怠需要休息,而是学术发展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它给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激发出许多灵感。我国《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学术休假制度。
 
《中国科学报》 (2012-05-14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