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4 8:56:16
选择字号:
中国地震预警在福建曙光初现
 
■本报记者 王静
 
在福建省地震局办公楼一间宽敞的大厅内,四周摆放着计算机,一面墙上的大屏幕上,呈现出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离线运行模拟地震事件的过程。在震中周边的城镇,地震波抵达的时间形象地展示在屏幕上。
 
福建省地震局局长金星日前告诉记者,这是2009年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团队正在研制、测试的一项新技术。
 
来自日本的启示
 
“去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立即向37个城市发出了预警,23列行驶于东京与青森之间的高速列车均紧急停驶。地震预警十分成功。”
 
福建省地震局监测中心一位技术人员介绍:“地震发生后,日本东北大学校园里的高音喇叭不停播放地震波将要到达的时间,告诉人们还有几秒时间准备。”
 
那么,这项技术在中国能实现吗?
 
金星回答道,日本在其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置了1000多台地震监测仪,形成了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其地震监测仪平均间距仅约为20公里。而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共有1000多台地震仪,平均台间距超过100公里,因此,无法进行预警。同时,由于中国地震台网过去主要应用于科研,所以没有考虑到预警功能。
 
但是,“5·12”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伤痛无法抹去。为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于2009年设立了地震预警研究项目,鼓励开展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的研究。
 
基础技术已有探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告诉记者,早在“十五” 和“十一五” 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均分别对地震预警基础性技术进行了相关课题的部署。
 
中国地震局科研机构对地震预警相关技术基础性研究,包括地震预警的理论模型,以及相关算法等关键性技术和难点,也曾开展了探索,并取得了不少进展。其中,2008年开始实施的“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及系统建设”和“首都圈地区地震预警参数确定关键技术研究”,已为全国性地震预警作了前期的理论和技术储备。
 
“可惜,这些技术尚未进入实际应用,汶川地震就发生了。”他说。
 
汶川地震后,2009年12月,在科技部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开始实施科技支撑项目“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
 
他介绍,国家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在全国范围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和试验示范。
 
中国地震预警将走自己的路
 
据悉,汶川地震后,国家高度重视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的能力建设。中国地震局党组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总体目标,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金星则表示,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中国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势在必行。
 
但是,不能一味模仿国外。他解释说,如果中国模仿日本建设地震预警监测台网,意味着需要在全国布设26000个地震监测台站,国力恐不能承受。
 
他认为,应根据国情制定自己的技术路线。一方面,采取在重点区域加密台网的办法;另一方面,吸取日、美等国家的先进经验,自主研发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软件。
 
“地震预警在福建省正在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和试验。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即使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他最后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05-14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