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9 9:23:03
选择字号:
科学报:57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缘何效果不佳
 
■本报记者 黄明明
 
“要想清楚该依靠谁?”4月8日,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谈及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路径问题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测土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白由路不由发出感叹。
 
100家化肥企业对接100个县的农业部门——几天前,农业部2012年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行动启动——目的是把纸上的配方变成实实在在的地里的配方肥料。
 
实际上,早在7年前,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就已启动。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7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已有57亿元,覆盖了全国所有县级农业行政区。
 
与声势浩大的工程相左的是,目前这种肥料看起来很好,农民实际用得却不多。以农业大省山东为例:2011年山东推广测土配方肥14万吨,不到山东年消费化肥量1500多万吨的1%。测土配方施肥缘何推而不“肥”?政府、专家、企业、农户,究竟是哪个环节卡了壳?
 
“看似肥肉,实为鸡肋”
 
白由路分析,测土配方施肥的目的是通过对土壤养分的测定、作物的需求情况来推荐合理施肥。目前测土配方项目实施是以县为单位,原则上应该一地一方。
 
“这里矛盾就出来了。由于土壤类型多样、作物品种多、标准化生产设备不足等原因,很难有针对性强的大配方出来。具体到每个县,如果有很多种小配方的话,量又少,肥料需要的是在生产线上批量生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处长田有国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坦言,“看似是块肥肉,对企业,特别是大的肥料企业来说,却更像鸡肋,没人愿意吃。”
 
“配方肥的操作在整个市场上是割裂的,我们称之为碎片化作业。配方肥运作以各县级土肥站为单位,有的县还不止一个合作对象,实际销量分到每个企业手中很少。坦白说,和我们每年几百万的总产量相比,每个县几百吨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外加小企业在地方上有地缘优势,大企业主要是作为国家的项目才参与的。”参与此次试点行动的代表企业、我国肥料行业龙头山东金正大公司副总裁罗文胜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对那些年产量几万吨的小厂来说,积极性很高,但品质上没有保障,在配方过程中很容易弄虚作假,会影响实际效果。”白由路指出,“现在很多农民买肥料时,还是凭着多年的使用习惯买,认准大厂牌子买。”
 
罗文胜的建议是,要想真正推动配方肥,首先应该确立准入门槛、进行规模化系统化推进。比如以省为单位,确立3~5家推广企业,将每个企业的量提上来,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国家层面缺少实际支持政策
 
如何让农民信任和选择又是一大难题。田有国表示,现在一般农户经营规模都比较小,大多只有几亩地。与普通肥料相比,购买配方肥省下来的钱不多,比较效益不明显。而使用配方肥增产比例多大,农民心里也没谱。
 
罗文胜认为,真正的测土配方试验示范周期很长,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去引导,也缺乏充分的试验、示范做保证。
 
针对农民不愿意做深施、穴施的问题,金正大去年花费几千万元购买1万台种肥同播机,免费为农民提供服务。
 
“效果是很好,农民也很欢迎。可几千万元对我们企业来说不是小数目,却也只能解决200万亩地的推广问题,和国家的耕地面积比只能是沧海一粟。要从宏观层面上普及科学施肥,只靠企业是不够的。”罗文胜进一步指出,在国家政策上,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只有方向上的引导,缺少实在的支持政策。
 
身为国家测土配肥专家,白由路也谈到了国家宏观政策的问题。他认为,要解决大配方和小配方的矛盾,需要按照区域来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作物之间寻找共同点。而目前推广的经费支持只是局限于县级层面,缺乏更高层面统领。
 
此外,配方肥登记制度流程复杂也是上述3位业内人士所共同提及的问题。虽有多次研讨,配方肥依旧没有独立“身份”,只能作为复混肥的一个品种。
 
以配方肥料登记制度为例,光一个县就有很多品种,登记流程很是耗费精力,不登记的即是非法品种。“农业部可以做的,就是原则性的要求简化手续,但实际上各地执行情况也不一。”田有国表示。
 
白由路始终坚持的观点是,配方肥应该是一种服务模式而非商品,应该在国家层面上统领,考虑清楚该依靠谁。
 
《中国科学报》 (2012-04-09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