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丽萍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2-4-8 11:51:19
选择字号:
大学毕业当“蓝领”调查:部分高校偏见依旧顽固
 
“毕业季”之后,“招生季”就来了。每到此时,大学都忙着“形象”塑造和宣传——总是老一套,给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看一些数字:有多高比例的毕业生出国深造或在国内考上了研究生,又有多高的比例被跨国公司和大型国企录用……这是公认的毕业生的“好去向”、“好工作”,是大学吸引新生的有说服力的材料。
 
但今年,同济大学“破例”了。最近,它在校园网站上贴出中科院院士、校长裴钢致4位年轻校友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裴钢用“杰出校友”称呼这些在企业生产一线当“蓝领”的毕业生,称他们才是同济要打出的一张张名片——“同济大学培养的人才的显著特征,就是肯干事、能干事、把事干好!”裴钢还特别希望今年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以这几位“蓝领”校友为“学习榜样”。
 
对“领子颜色”的偏见,还挺顽固
 
从3月18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大学毕业当‘蓝领’”,讲述了7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故事和他们的心路历程。被裴钢夸为“杰出校友”的那4个年轻人,都是这组报道中的主人公。
 
不过,记者当初分头到大学寻访报道线索时,不顺利。
 
“我们的毕业生就算进了企业,起码也是搞研发的,在一线当‘蓝领’?绝对没有。”好多所高校就业办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帮不上忙”。
 
虽然在就业市场上,一种新的趋势日渐明朗:通晓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具备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谓的“新蓝领”,无论现实需求还是成长空间,都正在赶超“白领”;但许多人对读了大学当“蓝领”还不能认同,观念形成压力,尤其那些“985”、“211”高校,对此话题敏感得很。有位高校就业办负责人直率地说:“要说我们大学的毕业生做了‘蓝领’,谁都不高兴。那些学生曾经就读的学院不高兴,学校招生办也不高兴——今后谁还会来报考这个学院、我们学校啊?!”
 
那么,对于自己毕业生的去向,大学愿意媒体报道些什么呢?
 
大学每年都制作“就业白皮书”、“优秀毕业生名单”,还评选历年的“毕业生之星”、“优秀毕业生”,其中自然找不到“蓝领”。2010年,复旦大学积极褒扬的一位“毕业生之星”,是一个数学系女生,本科毕业时一口气得到了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等10余所名校的录取意向,或给予全额奖学金,或给予硕博连读。同一年,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的一位尖子生,本科毕业被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录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也是隆重宣传。再看去年复旦大学公布的2011届毕业生“就业白皮书”,其中重点突出的信息是“八成留沪”、“申请出国深造的比例同比增加13%”、“在金融等行业的毕业生同比增加32%”,等等。
 
记者想采访毕业生,高校各院系热心推荐的,总是那些被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录用或被多所美国名校录取的佼佼者。
 
上海市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很多毕业生要去企业生产一线,家长觉得“太苦”,不愿孩子报考;无奈之下,他们前些年也“凑热闹”开了文秘、管理等将来有望“坐办公室当白领”的专业,结果招生情况不错,就业情况却很惨淡。
 
“蓝领”毕业生,常常跟母校断了联系
 
大学毕业生,包括所谓名校的毕业生,真的像那些刻意维护学校“形象”的校方官员所说,“就算进了企业起码也是搞研发的”,都坐进了办公室而不下生产一线吗?记者找到一些教授,他们说得直接:“搞应用技术的毕业生当然要从生产线上干起。我做研究,不也经常跑企业,在生产线旁一蹲一个月?”
 
当记者辗转通过各院系的学生找到他们当了“蓝领”的师兄师姐,采写并发表报道后,一些高校对于“大学毕业当蓝领”这件事的态度,有所转变。
 
“我们也有很多学生进了企业当‘蓝领’。虽然以后他们会陆续走上管理岗位,但不熟悉一线状况、不了解工人、不精通技术怎么行?不过有关他们的信息,学校掌握得不多。”一位大学就业办的老师说:去了企业的学生一时半会儿“冒不出来”,不能拿来做“成功典型”,体现学校“近期的”就业成绩。当然,去了跨国大公司、大型国企的学生一样不可能短期“冒出来”,但“名声好听”或者说“谁都爱听”,所以就把“进门”当成“成功”,重点宣扬。另外,学校对历年毕业生的状况也有所跟踪,不过进了“一般企业”的不大会是跟踪对象,常常断了联系。
 
其实,随着大学教育普及化、每年毕业生人数增加和就业竞争激烈,也随着制造业升级、政府鼓励到基层就业等政策的推行,大学生的就业情形已在悄悄变化。
 
从2006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三支一扶”长效机制,鼓励毕业生“下基层,接地气”。去年交大就业的毕业生中,40%选择去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还有20%到县乡级的基层岗位工作。比如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去年一下招了100多名毕业生,他们将参与电站建设项目,要去“穷乡僻壤”,工作条件艰苦——若在前些年,这类岗位很少会有学生报名。记者了解到,上海交大甚至改进了“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标准——以往就是在校4年品学兼优的学生,一般不考虑毕业去向;而眼下,在品学兼优的前提下,重点“锁定”到国家需要的重点行业、企业以及支援西部建设的毕业生。
 
基层一线,是成长路上必经的台阶
 
不少大学,尤其理工科院校,正开始改变招生宣传的套路,试着跟考生及其家长“摆事实、讲道理”:谁都希望孩子有好出路,但好出路取决于真本事和肯吃苦,选专业要看社会需求,要看能不能学到一技之长。
 
在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们常给学生们讲故事:国内化工行业不少大型企业的高管、研发主管和民营企业的创办人是我们的毕业生,而在成为“成功人士”之前,他们都在生产一线。华理一位首席科学家说得直接:“据我说知,我们行业里那些当老总的,没有一个是没在生产线上摸爬滚打过的‘空降兵’,我的学生几乎都从‘蓝领’做起。只要各方面素质过硬,总能脱颖而出。”
 
本报“大学毕业当‘蓝领’”系列报道当中的一篇《污水厂来了女研究生》,讲了“工科女”蒋玲燕的成长故事——“这篇报道在我们那里疯传!不仅因为她是同门师姐,更因为师姐的职场经历表明,学我们这个专业的,进了企业也能大放光彩。”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的同学向记者“爆料”。
 
蒋玲燕从环境学院硕士毕业,工作才6年,却已在白龙港污水厂负责过大型技改项目,且已当了3年副厂长。她在同济的师弟师妹们说:“我们其实没见过工厂究竟是啥样,但总凭想象以为污水厂、垃圾填埋厂去不得,怎么吃得消?我们的专业又能派多大用场?蒋玲燕的经历让我们很受触动。”
 
一位大学就业办的老师分析,最近几年,签约“蓝领”的大学生较过去多,和“白领”岗位的“性价比下降”也有关系。特别是大家都懂了,做什么工作都要肯吃苦,又想“名声好听”、又想轻松舒服、又想收入高待遇好,这种岗位基本上是想象出来的。“白领”也有自己的“基层一线”,打拼的艰辛并不输给生产流水线。而为了在写字楼里占个格子间,轻易丢弃自己苦拼数年学得的专业和特长是不是值得?“好工作”究竟怎么定义?真得好好思量。对于“好工作”的看法变得多样化,是好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