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炽
1947年留影
数度再版的《植物生理学》
4月1日,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潘瑞炽因病逝世,享年90岁。在此之前,学生们正在为他筹备90华诞庆典。
潘先生从教50余载,其中40多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度过。他生前一直挂念着《植物生理学》的出版,病中仍在为之做细小修改,这份教材下月即将面世。潘瑞炽教授的告别仪式定于4月8日下午3时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
人物简介
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共党员。生于1923年5月,顺德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2001年9月退休。出版《国兰生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著作10部。研究领域涉及植物生长物质、兰花生理、作物生理和光生物学等方面。
3月25日,因右腿动脉堵塞,潘瑞炽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病情虽已相当严重,但他心头仍在挂念着《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的修订。《植物生理学》是新中国的首部植物生理学专著,他是贯穿始终的作者。这本1958年问世的教材,已先后出版8次,是我国使用最广泛、出版年代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植物生理学教材,现在仍是高校植物学专业的主要参考书之一。“我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此书也是植物学生理学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受益匪浅。”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教授表示。
病中仍梦系教材修改
王小菁是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是潘瑞炽的学生。他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老师住院期间每次探望,都被嘱咐有关《植物生理学》第七版的修订工作,“有一次,我们甚至还听到潘老师说梦话,不停地念叨着‘那个图要改’”。
对于华南师范大学来说,潘瑞炽带给它的远远不止一本教材。潘瑞炽曾担任华师生物系系主任,创建该校首个理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创建第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成为华师生命学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他毕生从事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培养学生3000余人,很多人已是自己所在领域骨干。华师
学院教授中,就有10多位曾是他的学生。85岁生日时,学生们为他编辑《兰之集》,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
工作严谨死抠每个标点
“记得做毕业论文那会,潘老师要求极为严格,文章必须逻辑清晰,图表必须规范清楚,还有文字必须简洁干净”,谈起潘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潘瑞炽的学生、华师生科院教授王小菁感触颇深,“就连毕业论文里用错的标点符号,潘老师都会一个个的标注出来”,为了修改这些标点符号,王小菁“熬了通宵”。
工作中,潘先生对弟子也是十分严谨。“毕业前那个学期,潘老师要我拍份电报催促因急事回家的同学归校,我就在电报中使用了几个广州方言,潘老师过目后当即指正。”学生郑先念感慨,“潘老师严谨规范的作风,让我受益终生”。
生活
纸张用尽正反面
生活中的先生,秉持“一切从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是先生习惯的穿着。饮食简单清淡,“早上麦片、中午面包、晚上白粥”。谈起先生的节约简朴,王小菁还忆起了一个小插曲,“一次,潘老师看着实验室垃圾筐里只用了一面的A4纸,特意嘱咐我们纸张正反面都得用完,不能浪费。”
原本下个月就是潘瑞炽90岁生日,多位学生提议要帮老师庆祝寿辰,同时庆贺教材第七版的问世,老师对此也充满期待。如今,老师却“爽约”了。
爱好
独爱兰花与足球
广东是栽培墨兰最普遍的省份之一。先生经过近十年研究,探明墨兰对水分和氮、磷、钾的要求,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等,为墨兰合理栽培提供根据。该工作荣获199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进步奖三等奖。兰花恰恰是他的最爱。
“潘老师在生活上是很简单的一个人,爱好除了兰花,就是足球。”王小菁向记者介绍,潘瑞炽先生在浙江大学求学期间,曾经是校足球队的队员,“他很喜欢运动,甚至就连在住院期间,还向护士问起广东宏远篮球队的战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