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巧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3 9:13:57
选择字号:
如何让房价合理回归
 
■本报记者 张巧玲
 
房价近年来一路高涨,让普通百姓叫苦不迭。买不起房成了许多人的心头病。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协提案中,关于房价的提案“名列”前三。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2012年要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将房价看做事关人民安居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可谓一点也不为过。而除了群众的关切和政府的决心外,一些已出台的具体政策如何落实并产生效果,也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关心的热点话题。
 
保障房:资金是关键
 
“宁波的房价现在跌下来了。”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宁波市工商联副主席,浙江利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他介绍,限购政策使炒房的人大幅减少;保障房的大批开工建设,使楼市供应量增加。在这些政策的共同作用下,2011年,宁波市新开楼盘跌幅超过了20%。
 
2011年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量最大的一年。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开展保障房建设,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2012年,中央再次提出保障房开工建设700万套以上的目标,在建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不过,“保障房建设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孙济洲说。
 
一方面是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谁来投资、谁来建的问题。孙济洲说,政府希望通过一些政策鼓励房地产商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但由于利润空间太低,房地产商不愿意做,最后还是由政府买单。同时,硬性压价也可能导致保障性住房出现质量不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保障性住房建在哪里的问题。“哪个区都不愿将保障房建在自己的区域,政府只能下硬性指标,每个区域分摊多少。”
 
孙济洲尤其提到了限价房:“媒体上曾经反映过,有开宝马的人住进了限价房,如何保证分配公平也是个问题。”
 
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资金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全国政协委员田在玮表示,除建设中存在资金问题外,保障房建设后的进一步管理、维护和运行需要更多资金。这部分资金能否到位也可能成为问题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则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几千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房数量可能将首次超过市场类住房,保障房投资高达数万亿元。
 
“如何确保这项利国利民政策的实施到位,资金保障是关键。”潘碧灵介绍,他在对部分地区的调查中发现,由于保障性住房涉及面大,百姓期望高,而且其属于长期工作,投入资金大、回收期较长,很多地方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推进缓慢,资金问题成为最大障碍。
 
潘碧灵建议,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缺口大的地方要进一步提高比例。
 
此外,还可以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确保正当的回报,回报的来源主要是未来保障房的增值。
 
房产税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靠实施限价政策控制房价只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看,还得通过市场化途径来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潘碧灵认为。
 
他介绍,我国房地产市场之所以混乱,主要与当前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有关。正是地价推高了房价。
 
“在国外,房产拥有者每年都要交房地产税,但房价很低。”潘碧灵介绍,我国现行做法则是一次性把土地税都上交了,平时却很少收费。
 
孙济洲也认为,控制房价的关键在于政府应通过一些政策措施降低土地价格。
 
“政府不能将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李立新同样表示,政府一方面要通过产业结构转型来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另一方面要通过税收体制改革,改变征收土地出让金这种“一锤子买卖”的做法,通过后续提供服务、征收房产税、物业税,以及加强后期运行管理来维持城市建设。
 
“我国现在存在买房、炒房热,主要还是居民投资渠道太少。”潘碧灵进一步指出,我国的房产已失去其作为一种居住物品的本意,而被当做一种投机产品,这也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他建议,应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包括对民营经济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让民营资金能进入更多领域,而不是把资金投入股市和房产。
 
“把房地产的问题放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下去考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潘碧灵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3-13 A2 两会直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