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8 8:49:34
选择字号:
科学家现身说法:保证科研时间才能创新
 
■本报记者 王静
 
一个怪现象在科学界成了一种常态,即科学家没有足够时间做科研。这一结论来自不同机构的问卷调查。中科院、中国科协和九三学社,在最近几年分别对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他们得到了一个同样的结果:大部分科学家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不足1/3,而且有不少科学家的现身说法证实了这一怪现象的普遍存在。
 
对于这种现象,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不久前特别提出,要保证在一线的科学家、科技人员有4/5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这不仅仅是做实验,还包括从事科技交流。
 
那么,科学家大部分时间究竟在做什么?
 
“科研人员4/5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并非特别高的要求。”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院长相里斌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他认为,目前我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让科学家难以做到安心和专心。首先,科研经费的来源以竞争性经费为主,他们无法脱离这一现实,多数人无法不以生存为前提开展研究工作。而以生存为目的的研究,一般很难作出原始性创新或重大成果。
 
其次,科学家在申请课题时,往往需要几个轮次的答辩,不仅要介绍国际国内的进展、描述自己的水平,还要安排研究路线、计划经费使用等等。而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尽相同,这些都需要时间了解和掌握。
 
此外,科研人员还要频繁面临各种考评和检查,所有这些,无一不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相建海以自己为例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在他过去做所长时不得不把时间用在管理上,从事科研的时间不足50%。如今卸任,至少有60%~70%的时间可以做科研了,但年龄已大。
 
“当然,做所长从管理上学习了不少知识,而对于科研确有损失。”相建海说,“现在常给稍有成绩的年轻人行政职务,很不利于他们在科学上深耕、做出系统性工作。”
 
相里斌进一步分析,保证科研人员将4/5的时间用于科研,在不同领域情况也不一样。
 
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人员,一个相对独立或体量不大的团队就可能作出重大成果,他们的工作无须太多协调。这种类型的科研工作,可能不仅仅需要4/5的时间,而是全身心的投入,甚至吃饭和睡觉都需要思考,更需要静心和安心。
 
对于从事高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通常承担着国家工程任务,需要多家科研单位的参与,此类工作除了办公室、实验室内的科研攻关,对协作的要求也很高,因而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比较多,需要讨论技术上、系统间或计划上如何匹配对接,这是无法省略的内容。
 
其实,这类协调沟通、出差开会,也可以看做高技术科研活动的一部分,也需要时间作为保证。
 
“诚然,管理部门的用意是希望管理规范,及时掌握科研进展,对国家的科研投入负责。”他指出,“但过多的评审和检查占用了科研人员不少宝贵的科研时间。”
 
相建海表示,管理者与科研者之间如何做到最佳,对中国而言挑战巨大。
 
怎样才能保证研究人员的科研时间呢?
 
相里斌认为,尽管科研人员中也存在一些不严谨的现象,但仍应给予科学家充分信任,在管理和研究之间找到平衡。
 
“厚积才能薄发。应给科学家充足的科研经费、更多的科研时间,尽力营造宽松安静的科研氛围,使他们能够解除后顾之忧、排除名利干扰、专心学术研究。”相里斌说,陈景润作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更主要是源于信念和兴趣,而非管理者的鞭策。“特别是创新性的科研工作,有不可预知性,不大可能正好在计划的节点上取得设定的突破。管理部门应尽量把握宏观目标、减少细节干预,真正的科学家是不用扬鞭就会自奋蹄的。”
 
对此,相建海有同感。他认为:“时间是重大创新的最基本条件。而现在很多科学家不得不为了非科研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国家应营造让大家心安理得作研究的环境,而不是每天都有危机感。功利性的导向政策,不利于原始创新成果出现。”
 
“不过,目前的情形正在改善。”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副所长王世杰说。
 
他介绍,就中科院地化所而言,自中科院实施“创新2020”以来,研究所对科研的调控能力增强,一部分研究人员获得的稳定支持经费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瞄准一个大目标、希望通过较长积累后作出有影响力成绩的科学家越来越多。
 
《中国科学报》 (2012-03-0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