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雯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2 8:55:19
选择字号:
云南大学:基金助产高质量科研成果

 
■本报记者 张雯雯
 
“太好了,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当查询到2011年全国基金受理申请及批准情况统计后,云南大学科学技术处的办公室里传来一阵欢呼。
 
2011年云南大学共申请基金245项,其中批准资助81项,平均资助率达到33.06%,比全国平均资助率高出10%。这对一所地处西南边疆的高校来说相当不易。
 
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和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近年来,云南大学在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和经费申请、发表学术论文数量等方面大幅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基金助成长
 
建于1922年的云南大学坐落在美丽的昆明翠湖湖畔,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该校设有17个学院、8个研究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1个留学生院。学校现有教职工2818人,专任教师1605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等。
 
“我们学校从1986年开始国家基金申请,从最初的申请项目少,获得的科研经费少,到近年来的加大力度,提早动员,重视国家基金申请并作了不少努力。相比2008年批准资助的38项,2011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81项,经费达4000多万元,科学基金极大地推动了学校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并培养和吸纳了许多高层次人才。”云南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杨宇说。
 
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十一五”期间云南大学的重大科技项目不断涌现。
 
2009年,以段昌群教授为首席专家、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参加的“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方案研究及工程示范”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立项论证,经费4122万元。2011年此专项任务顺利通过评审,延续到“十二五”期间,经费大概有7000万元,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在课题层次上少有的连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高校之一。
 
同年,陈景院士主持的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项目“沉淀吸附法治理阳宗海湖泊水体砷污染扩大工程化”实施,项目一期经费2900万元。2011年何大明教授主持的“水电能源基地建设对西南生态安全影响评估技术与示范”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资助经费913万元。
 
同时,“十一五”期间,该校还主持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项。
 
高水平科研成果频出
 
“在国家基金项目数量提升的同时,项目的质量与层次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突破,获得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杨宇说。
 
“十一五”期间,云南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36项,经费8200万元;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经费958万元。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2829篇,其中SCI收录1011篇,专著1000余部,专利申请300余件,授权180余件。
 
2006年该校张克勤教授获何梁何利科学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7年,张光喜教授申报的“中国南方早寒武世带附肢的冠群甲壳动物”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0年,何大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原高山峡谷区大型梯级开发的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调控”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目前,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厅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服务了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严重和滇池治理曾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怎么治理成为云南湖泊治理的难点。2009年该校陈景院士领衔主持的“沉淀吸附法治理阳宗海湖泊水体砷污染扩大工程化”项目组,经反复探索实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沉淀吸附法对阳宗海砷污染进行治理。通过团队的艰苦努力,经过一年零十个月的湖体治理,阳宗海砷污染治理已达到云南省政府提出的湖体中砷浓度均值小于等于0.05毫克/升的治理目标。水质由劣V类上升至III类,得到明显改善,治理取得重大的成果。
 
以段昌群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提出的方案和对策,部分被政府采纳,有的已经纳入滇池治理的“十二五”规划中。
 
榜样带头成效凸显
 
每年基金资助名单公布后,云南大学科学技术处负责基金项目管理的邓红英就要开始为下一年的基金申请忙碌。
 
“我们的经验就是提前动员,早作准备,提高申请项目的质量和数量。”邓红英说,“作为云南省高校科学基金培训咨询的主管单位,云南大学早在提交基金申请前几个月里就开始牵头组织动员大会,各学科组长带队参加,邀请有经验的专家集中辅导解答申请基金的注意事项。审查项目申报材料、资助项目计划书、项目结题材料等,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2011年,该校的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在主任张克勤的带领下承担项目有新的突破,申报国家基金14项,获批11项,命中率高达78%。更可贵的是,这是在他们连续10年保持国家基金申报命中率60%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全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项目37项,到位经费1867.9万元。发表SCI论文48篇,其中影响因子4以上12篇,影响因子9以上3篇。
 
据该实验室的周薇介绍,通过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一批青年人迅速成长,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该实验室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实验室在充分保证优势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还推进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高科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力度和水平。”周薇说。
 
同时,2011年该实验室承担的国家“973”课题“重要生物的遗传结构和空间分布及可持续利用”、“家犬的形态变异与基因组进化”和“973”前期“杀虫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评估为优秀,为项目继续滚动资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科学报》 (2012-03-02 B2 基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