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虹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2-20 11:11:02
选择字号:
HHMI青年科学家胡俊杰:探索细胞内部的秘密

    胡俊杰:南开大学 学院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生于上海,2000年复旦大学 学院生物化学系本科毕业,2006年1月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期间在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其后受聘于南开大学。
  主要从事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内质网形态发生和动态变化,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已发表高水平论文14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科学》、《细胞》两大顶尖杂志上各发表1篇。

搞学术不能功利,如果不能耐住寂寞,只满足表面的发现,只想发论文,只惦记科研经费,一定不能走得更远。
 
——胡俊杰
 
“你能不能不采访我?”
 
一见面,胡俊杰就来了这么一句。
 
1979年出生的胡俊杰,自2008年6月起受聘为南开大学 学院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博导,是我国7名首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
 
后经记者多方解释、好说歹说,这个戴黑框眼镜、脸色白皙的年轻人才勉强接受了采访。
 
虽然研究非常基础
 
但有助于治疗重大疾病
 
位于南开大学新生物站的胡俊杰实验室,摆满了各种试剂、试管、烧杯、离心机、培养箱和文献书籍。临近春节,这个实验室依然没有放假,两名学生正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各种数据,实验室里只有离心机运转的轻微声响。
 
胡俊杰告诉记者,生物实验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培养的细胞要随时观察传代,所以有些实验不能中断,春节也不例外。除了做实验,为掌握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胡俊杰还要阅读随时更新的国内外进展。
 
细胞内部有很多由生物膜包裹的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就像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因此被称为细胞器。胡俊杰和他的学生们主要从事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他介绍说,内质网是细胞内承担蛋白质合成、脂类合成和钙离子存储等重要功能的细胞器。
 
“内质网是一个复杂的膜系统,向外延伸至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向内与细胞核的核膜相通,也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是细胞分泌途径的起点。”胡俊杰以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为例解释说,控制下肢的神经细胞很长,有些被称为轴突的神经细胞突出部分可以长达一米多,这对细胞内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要求特别高。而生物膜的不断融合正是保证这种完整性的基础,如果内质网的融合出现问题,轴突远端缺少营养成分,细胞会不断退化,人的下肢就会出现痉挛无力直至截瘫。“我们就是在细胞层面研究某些基因突变导致相应疾病的原因,并通过细胞和生化实验,验证参与融合过程的蛋白质如何发挥作用。”
 
“虽然从事的是 的基础领域研究,但我们的研究会为治疗相关重大疾病积累许多重要的分子基础。” 胡俊杰对研究方向充满信心。
 
他的实验室目前有14名学生,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美国一流实验室做过博士后研究的胡俊杰,对实验室的条件很满意,他认为国内的学术水平和实验环境较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国际上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自认并非极具天分
 
感谢每个成长机会
 
位于实验室的一角,是胡俊杰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办公室里很简洁:除了办公桌、电脑,还有一个简单的文件柜和一张扶手已经坏了的长沙发。
 
自己是如何走上 研究之路的?
 
胡俊杰回答说: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高中毕业时由于化学成绩突出,胡俊杰选择了复旦大学 学院生物化学系。大学四年,胡俊杰对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21岁的他选择赴美国留学。在纽约大学医学院,他学习研究了胰岛素信号转导的结构基础,四年后获药理学系博士学位。胰岛素是由内质网合成分泌的,在对胰岛素信号如何传递的学习过程中,胡俊杰对内质网的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延续至今。胡俊杰在哈佛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工作,他将研究方向确定为管状内质网成形的机制。
 
虽然内质网这一细胞器被发现并被命名已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形态的多样性如何产生却一直是个谜,所以胡俊杰的课题在当时非常新颖。在他看来,这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研究内质网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联,是一个全新而又重要的方向,还可能将对其他细胞器的形态功能研究有所启示。由于研究进展顺利,他发表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论文。完成博士后工作后,胡俊杰选择了回国发展。2008年9月,胡俊杰开始在南开大学组建自己的实验室,那一年他29岁。近年来,他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就生物膜形态发生和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等课题作为研究内容。
 
相对于所获得的荣誉,胡俊杰则低调很多。在被选为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之后,胡俊杰给自己定位为“青年科研工作者”。他把自己当选归功于研究方向比较有代表性。
 
胡俊杰清楚记得决赛的场景:决赛以学术报告和答辩的形式进行,经过首轮严格筛选,全球共有55位申请者进入决赛。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邀请了全球29位重量级科学家担任评委,胡俊杰用了十几分钟先用英文介绍了研究成果,又回答了评委的问题。其他时间,他都在静静地倾听其他人的发言。
 
“我从不认为自己极具天分,只是感谢每个令我成长的机会。”
 
热爱
 
也热爱生命本身
 
2011年底,胡俊杰为学生张渺指导的毕业论文《嵌膜GTP酶Atlastin—1的生化特性分析》获得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毕业论文。
 
在张渺眼里,比她年长10岁的老师胡俊杰是个非常“nice”的人:聪明、亲切、思路清晰、富有魄力。熟悉生物科学的人都知道,膜蛋白因为具有亲水和亲脂的双亲性,必须借助肥皂一样具有双亲性的去垢剂,才能溶于水,但同时要防止其脱离生物膜环境后丧失活性,因此膜蛋白的操作步骤复杂而困难,既需要出色的实验设计,也需要相当的耐心。而胡俊杰设计的实验新颖有效,总能让学生们折服。
 
胡俊杰几乎从不责备学生。学生实验碰到难题,他便会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分析实验过程,启发学生找到解决办法。实验之余,胡俊杰还会带学生一起户外活动。让同学们惊讶的是,他们的胡老师居然擅长唱流行歌曲,排球也打得不错,还教过他们滑雪。
 
“跟胡老师学习,不仅会渐渐对 充满兴趣,也会对生命本身充满兴趣。”张渺说。
 
每学期胡俊杰要为本科生讲授近20课时的课程。在讲授细胞生物学课程时,他制作的PPT课件简洁清晰,偶尔还穿插一些视频,结合介绍重大科学发现的趣闻,并注重专业英语的应用。胡俊杰用充满生命力的文字,介绍了细胞为什么要有细胞膜: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质膜的出现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有了它,才确定了细胞为生命的基本单位。
 
在教学中,胡俊杰比较看重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细心观察的能力。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面试中,他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勤奋和具有探索未知领域的愿望。
 
2009年起,南开大学 学院为新生举行了名为“厉兵秣马扬帆起航”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胡俊杰受邀主讲。他赞许如今国内的年轻学生自信、充满活力,但提醒他们:搞学术不能功利,如果不能耐住寂寞,只满足表面的发现,只想发论文,只惦记科研经费,一定不能走得更远。虽然 并非社会上的热门就业学科,但要充满希望,要有恒心和毅力迎接前行路上的考验。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来都不容易,不断失败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使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他这样鼓励学生,也鼓励自己。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