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举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2-13 13:34:32
选择字号:
中青报:学术评价怎能落入华夷之辩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论是学术评价,还是社会评价,都很难在“土”与“洋”之间作出界限分明的划分。那种把中外之间的差异简单地归结为“土洋”对立,容易在狭隘的“华夷之辩”中走向自我禁锢。
 
有教授在媒体发表题为《学术评价,别唯洋是举》的文章,批评我国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学术评价中,存在着把参加国际会议、引用外国文献作为标准的“唯洋是举”问题。教授用笔非常委婉,所批评的现象也确实存在。不过,细读文章,发现其立论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国际会议的水准千差万别,甚至借“国际”之名行捞钱之实;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国际”的东西并不见得靠谱。
 
教授的意见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令笔者难以苟同。
 
笔者认为,教授的第一立论,偷换了“会议”和“国际会议”这两个概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会议的水准都是参差不齐的,借“国际”、“联合国”、“亚太”、“全国”、“中华”等名号开会以趁机敛财的各种会议不胜枚举。以此来批评“唯洋是举”的倾向,没有找准要害。毋庸置疑的是,在同样“真诚”追求学术的前提下,国际会议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大有裨益。在这种情况下,承认“国际会议”的水准,有益于我们的学术评价。引用国外文献的情况,道理是一样的。
 
教授的第二立论,其实没有区别开学术研究的目的、内容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水准。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都有一定的标准。就自然科学而言,其评价标准的国际化水平要高一些,这方面其实并没有“土洋”之分。就社会科学而言,其评价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在计量经济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基本上已经有了得到各国学者认同的国际评价标准。当然,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上,国际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但是,这并不妨碍对人文科学进行国际范围内的评价。因为,哲学、史学等科学,其研究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其研究的逻辑框架是比较接近的,其研究的水准也有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例如基础文献考证、研究逻辑框架等。如果某项学术成果违背了该领域所公认的评价底线,不论它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不论它打着什么旗号,恐怕也很难真正地与“学术评价”扯上关系。
 
我认为,其实,从中国的国情看,相对于“唯洋是举”,“唯土是举”显得更不靠谱。当代中国学术评价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科研评估中的“利益共同体”上下勾结骗取纳税人的钱;学术评价中的“官本位”导致一线创新主体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等等。客观地讲,不论是自然科学或者哲学社会科学,我国的总体学术水平都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学术“开放”以促进学术“改革”,这在总体上是正确的。即使退一步讲,能够进行熟练翻译或者演讲的人,其学术素养更有可能要高一些,而不是低一些。试想,如果不是中外学术交流的发展,那种错把“蒋介石”译成“常凯申”的学术荒谬怎么可能现形呢?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不论是学术评价,还是社会评价,都很难在“土”与“洋”之间作出界限分明的划分。那种把中外之间的差异简单地归结为“土洋”对立,容易在狭隘的“华夷之辩”中走向自我禁锢,最终陷入民粹主义的泥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