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军
把大学放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放入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其性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诉求的结果”这一命题,从而更深刻认识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深化对“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的认识。
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存在的根据就在于它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它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深刻揭示了我国教育工作的使命和责任;也正因为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认清大学的社会属性,勇担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责任和使命,是大学办学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我们在强调大学自主办学的同时,应清醒认识到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的责任和使命。脱离社会责任与使命来研究探讨大学的科学发展,无疑是无本之术、无源之水。高校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统筹好大学的社会属性和学术属性的关系,在张扬学校学术属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的社会属性,在两者的深度融合中做好高校各项工作。
在深度融合中探索特色发展之道
特色发展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怎样办好大学”的重要途径。自现代大学出现以来,高校就一直在追求各自的特色,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取得持续长远的发展,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对一所大学的办学具有广泛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发展性,是学校个性的集中体现。特色发展就是要不断固化和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支撑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办学特色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协调优化中形成的。
概言之,办学特色的凝练、学校特色发展道路的形成,都是在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比如:为“三农”服务,无疑是农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行业性。各地农业产业的基本特征虽说大同小异,但各地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有不小差异,这也就导致地方农业院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优势、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特色。因此,培育学校特色、坚持特色发展,就不仅要考虑学校的自身积淀,同时要更加注重本区域农业产业的特征,把握好学校与产业的结合点,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深度融合中提高育人质量
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是实现大学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跨入“大众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大学的育人目标,更加突出地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是高校应该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就是要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和解决我们应该让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怎样使他们通过学习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学习、生活能力。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就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者应该教会学生什么、让他们掌握什么。这里面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内容更符合、接近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一个重大的命题就是要使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内容能更好地与各产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相对接,就是要让教育教学的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度融合,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果及时丰富教学内容,用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各行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在深度融合中提升学校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反映了一所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品格,是大学历久弥新的发展动力。大学精神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它是学校在承担社会责任、引领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念、品格和文化,脱离社会责任来研究大学精神只能让大学背离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培养大学文化、凝练大学精神首先要注重大学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这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而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化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过程。
同时,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形成和传播的,离开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在于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失了必要的载体和条件。可见,立足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是提升学校精神、会聚大学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作者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中国科学报》 (2012-12-26 第7版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