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职称评定,尤其是教授这种高级别的职称,是大学圈内的是非之地。几乎每一所大学的教授评选,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从这个角度看,石河子大学王欣欣涉嫌用抄袭的论文和专著评上教授的事件,委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教授评定会遭遇如此多的非议?究其原因,是职称评定的日益“异化”所致。
实际上,学校职称评定原本是对教师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评价,但现在逐步演变成为教师身份的代表。在如今的大学圈内,有了高等级职称就意味着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享有较高的经济和福利待遇。君不见前些年,南方某高校直接爆出“教授最低年薪10万,副教授最低3万”的新闻?
而在如今大学教师扩招、学生扩招的大背景下,有限的名额使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相互竞争的情况在所难免。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系之下,职称评定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游戏,难以脱离行政化和简单化的趋向。
除去各个高校自行其是的硬性标准,能否评上高级职称往往并不只是取决于谁的学术水平更高,还要看谁的人际关系更好、背景更深厚、综合运作能力更强。而由于评审信息不完全公开,评审结果由小部分人一锤定音,有关人员即使对评审结果有异议也无从申诉。以高磊为例,他在各项学术条件符合的前提下,却因为“上课时间不够”这样不是条件的条件所限制,即便王欣欣也承认他的学术成就高于自己,但最终结果却是,未必完全符合条件的入选,各项条件完全符合的却无端出局。
对于落选者高磊来说,除了被动接受现实之外,连试图向学校举报违规者也遇种种冷遇,认定论文部分抄袭者依然能够向上报批,这不能不说是该校职称评定中的一个怪圈。
在现行的职称评定过程中,往往出现以行政标准代替同行学术评议,而这一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过多的认为因素干扰,由此产生的职称评审结果难免受到质疑。多年来,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大多按照一个包含论文、学历等量化指标体系来进行操作。这样的结果促使高校教师纷纷找关系发表一些毫无科研价值的论文论著,以符合职称评定的初级条件,再在职称评审时托关系找评委拉票,这不能不说是现行高校职称评审的一大悲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指出,在行政化评审的影响下,高校师资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老老实实做学术、著作等身的人反而会被逐渐边缘化。从近年来部分高校评职称反映出的问题看,有必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来取代现在日益僵化、人情化的职称评定。
大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职称评定机制?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个人以为,首先要扩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甄选范围,让更多的学术专家参与进来,减少学校行政领导的入围比例,进一步增强评委的公正性和民主性;其次,要对评审程序进行严格把关和合理优化,将学术成就作为职称评选考量的主要标准并且严格执行,防止滥竽充数者混入候选人之中;再次,还要将评审过程公开化,让评审的意见能够公布在学校相关网页上,让参选者享有知情权;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评选过程和结果的监管,一旦有举报问题,应当另外选派公立的第三方机构或者学者,对于评选结果作出真实有效的评估,对违规操作的候选人,应当予以严肃处理。唯有这样,才能起到职称评审应有的正面激励和导向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2-12-17 第3版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