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操秀英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12-13 10:53:19
选择字号:
中国专利申请世界第一 专家称创新能力得看质量
 
中国又多了项世界第一。
 
12月1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其中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
 
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来自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52.6412万件。继2010年超过日本后,2011年又超过美国(美国为50.3582万件),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发明专利申请国。
 
“专利申请量从一个角度能反映出中国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同时它不是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千万不能沾沾自喜。”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业界对这一报告并不意外。在各国陆续公布2011年的专利申请量后,结果就已见分晓。况且2011年之前,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多的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
 
统计数据反映,过去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一直呈大幅增长态势,年均增幅达到22.6%。李顺德说,多方面因素促使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首先,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此外,这也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有关。”
 
但申请量只是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在李顺德看来,专利授权量、实施率以及有效专利拥有量等指标更能反应创新实力。“专利申请后是否获得授权了,获得授权的专利质量如何,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价值?这些才是我们更应该看重的。”
 
这一观点得到了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许春明的认同。许春明在电话里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国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质量还有待提升。他认为,我国专利数量增长的动力来自两方面,即企业出于市场需求的创新和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一方面体现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效果,但同时也有一种隐忧,即市场导向的创新活动是否如专利数量般让人兴奋。”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政策导向下,不少企业并不是出于市场需求而是为了获得某些优惠政策申请专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则是为了结题或评职称。
 
在许春明看来,专利的本质是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专利不在于多,而在于其市场控制力。”他也认为,相较于数量,专利实施率、有效专利拥有量等能反应专利质量的指标更为重要。
 
“政府对发明专利的资助期是三年,三年后专利持有者要支付不小的专利维持费用,据我所知,由于专利本身价值不大,不少企业三年后就放弃了这些专利。”许春明说。
 
在采访中,两位均提及近日公布的另一份报告。在这份由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中,共47家美国企业、32家亚洲企业、21家欧洲企业上榜,中国公司无一上榜。
 
对于此现象,汤森路透中国区总裁刘煜在某网站访谈中介绍,该评选的核心标准是专利,目的在于衡量企业在专利创新方面的能力和影响力。谈到中国公司没有上榜,他感慨道,2011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成为全球第一,但专利质量仍有差距,某种程度反映了中国企业目前创新的阶段。
 
相对于数量之一,李顺德和许春明对第二份报告印象更深刻。“从数量到质量需要一个过程,先要有数量增加,才会有质量的提高。”他们认为,数量的增加是一个可喜的开端,但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不能就此止步。
 
“从政策层面看,应改变重专利数量轻质量的导向,加大对国际专利和高质量专利申请的资助。”许春明说,“企业自身更应该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有选择性地申请高质量专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