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2-12-4 15:43:23
选择字号:
好奇号发现有机物质 火星生命仍待确定


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MSSS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在经历令人惊讶的着陆后展开对盖尔撞击坑的探索,此前一度被认为发现了可疑“塑料物质”和微生物痕迹。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美国宇航局(NASA)在旧金山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火星探测器"好奇号"的样土分析。"好奇号"到底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美国记者韩曙对详细情况作了介绍。
 
韩曙:如果你希望看到发现火星人这样的消息,估计会对当天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内容感到失望,当天发布会公布的主要发现是对好奇号搜集的火星土壤样本的分析结果,根据好奇号上搭载的火星样本,分析设备对采集的5个样本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火星的土壤当中存在氯、硫和水的成份,同时样本当中还发现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身影,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
 
NASA的专家说,火星样本分析设备在采集到样本之后,首先通过一个小炉子来对样本进行加温,然后通过样本挥发出的蒸汽来确定样本当中含有化学成份,他们在蒸汽当中检测出了氯化甲烷,而这是含有碳的有机物才会释放出的物质,这似乎就意味着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不过火星样本分析设备的主要调查员保罗·马哈菲说,NASA现在不能完全就此确定火星上存在有机化合物,参与发布会的专家表示即使检测出了这样的有机物,也不能排除是好奇号本身在地球上就携带上了物质,因此下一步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这些物质原原本本产自火星,此外科学家表示好奇号还发现了更多火星上有水分子的痕迹。
 
这次NASA发布会关注度非常高,不过多半是因为此前媒体的推波助澜,之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在采访NASA科学家格洛兹格时,格洛兹格表示,NASA即将公布对火星车采集的火星土壤和大气样本分析结果可以被写入历史。因此纽约时报、观察家网站、福克斯新闻台等很多大媒体都在发布会前预测NASA会公布一个重大发现,福克斯新闻台的标题甚至是:“火星车找到了一些东西,是化石吗?是分子?还是一个人?”这勾起了人们的无穷好奇心,因此NASA甚至不得不提前给人们发预告说并没有那么惊人的发现。
 
即使如此,在发布会开始的前几分钟内,已经有超过10万人在网上现场收看,并且以每秒钟数十人的速度增长着。《时代周刊》则评价说,尽管证明火星生命是否存在的路非常漫长,偶尔爆出的消息和猜想能够使人们持续地注意火星车的发现,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并不是坏事。但科学家也提醒人们,对科学研究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要求回报。毕竟科学研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元素?此次"好奇号"发现有机物质的身影,距离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有多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作出分析。
 
庞之浩:“好奇号”具有钻探的功能能,能够挖掘到一定的深度,可能会发现有机分子。但是现在不能确够定是它否找到了有机分子,主要原因是原来在设计好奇号的时候一再强调千万不能把地球上的有机分子带上去,或者地球上的生物或者微生物带上去。有报道说是由于有一个工程师在研制检测过程中好像发现了问题,采取措施时由于失误将有机分子带上去了,所以现在不能确定现在上面的有机分子的身影是地球上带上去的还是火星上自己有的。
 
火星探测不仅为了寻找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同时也希望确定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环境。庞之浩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需要几年的时间。
 
庞之浩:这个时间会比较漫长,美国后边还有些一后续计划,可能要到2018年到2020年之间,美国要执行火星取样返回计划。但是现在也受到一些科学家的反对,主要是害怕有可能将火星上的危害地球生物的物种带回来。所以现在这个还是有争议的,怕有生物入侵对,地球造成影响。原来有收回的计划,但是现在能不能回来还很难说。
 
"好奇号"还没返回,美国宇航局已经筹划一项更大胆的太空计划:发射单程载人航天器,让人类在火星永久定居。当然,这期间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更加艰巨。
 
庞之浩:目前的技术来看,载人登火星一个来回要520天,由于时间太长,所以有可能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影响。目前人类在太空持续最长的时间是438天,所以人们现在在考虑能否研制出新的火箭或新的飞船减少去火星的飞行时间。美国曾经想搞核动力飞船,它的速度非常快,现在去火星至少8个月,用核动力飞船两个月就可以到了。
 
这样能够减少长期飞行对理、心理、及辐射的影响。但是核动力飞船有辐射,相当于航天员每天拍8次X光片,所以现在还没有实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