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2-11-2 8:20:47
选择字号:
新型钛酸锂电极材料上海问世
可用于制造大型储能动力锂电池
本报讯(记者黄辛)记者10月31日从复旦大学新能源研究院获悉,该院夏永姚课题组采用固相合成技术,结合独特的碳包覆技术,近期成功制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电子导电性的纳米钛酸锂材料。
据夏永姚介绍,目前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还存在着循环寿命有限和对极限温度耐受性较低等负面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传统碳极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以及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的瓶颈。研制出新的可应用于制造大型储能、动力锂电池的电极材料成为一项急迫的新命题。
据了解,这种新型钛酸锂为“零张力”材料,是一种制备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因为材料本身的“零张力”,在锂离子进入和离开粒子时就不会改变材料的形状。同时,电池寿命在数千次以上,远比现在的锂离子电池长。夏永姚课题组还采用了不同于现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使得基于钛酸锂电极材料制备的新一代锂电池具有工作温度宽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夏永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课题组所研发的新型纳米钛酸锂材料技术工艺路线简单,同时材料可以实现颗粒大小和形状可控。最新制备出的分散性好、导电性高的微纳结构类球型钛酸锂电极材料具有长寿命、高安全性和高倍率特性的特点,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由该课题组研发的钛酸锂负极材料与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新型电池组已成功应用于风光互补的环保绿色照明系统之上。
据介绍,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日本、美国已有多家公司开发生产这种新型电极的锂电池,但产品价格昂贵,产品的服务和供应可靠性也不尽如人意。
夏永姚表示,采用钛酸锂材料作为负极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将在备用电源、储能电池、风力发电均衡电源、无人搬运车、叉车、机器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据悉,目前该课题组正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力争早日实现产业化,满足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
《中国科学报》 (2012-11-02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