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荻秋
“中国科学家离诺奖还有多远?”这个问题几乎每年在诺奖颁奖前后都会被提及。在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业内专家认为,缺少原创性成果是我国难获诺奖的重要原因,而解决之道则是普及“认真、执著”的学风,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让真正热爱科学的人能够潜心研究。(10月25日《中国科学报》)
专家的真知灼见不禁令笔者联想到那则著名的禅宗故事: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
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幡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幡动”是因为“风动”。而慧能的所谓“心动”,强调的则是一种精神力量,即内心世界决定了一个人对风吹幡动这一外在现象的感受程度。
由此看国人的“诺奖困惑”问题,无疑,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是“幡动”,学风浮躁功利、评价机制扭曲等是外在的“风动”,但众多科技工作者为之“心动”则是更重要、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确实,受风吹幡动的影响,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现实利益,得到更多的科研资源和发展机遇,乃至为了应付频繁严苛的评估考核,随波逐流,放弃对艰深学问的潜心研究,放弃为科学进步而毕生奉献的理想和追求,而选择更加轻松、快捷的研究方式。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四处走穴的富翁教授越来越多,甘坐冷板凳的教授越来越少;把学生当打工仔的教授越来越多,课堂上的学术大师越来越少;为利益集团代言的教授越来越多,堪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不过,客观地讲,人非圣贤,在功利浮躁的现实面前,有人不为所动,有人为之心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无可厚非。关键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不为所动,潜下心来专心致志于艰深学问之研究?这才是破解国人“诺奖困惑”的唯一之途。
可喜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从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作出了部署。
只有《意见》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才能为更多科技工作者创造一个“不为风吹幡动而心动”的生存空间、基础条件、制度保障以及文化环境。
《中国科学报》 (2012-11-0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