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天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19 7:52:47
选择字号:
10月18日《自然》杂志精选

 
 
 
维生素B12转运蛋白的结构被确定
 
ABC转运蛋白是通过将细胞ATP的水解与基质穿过生物膜的转位耦合在一起来执行很多生理功能的膜蛋白。维生素B12穿过大肠杆菌内膜的吸收是由ABC转运蛋白BtuCD介导的,但其中所涉及的机制尚不是完全清楚。这篇文章报告了束缚在一个AMP-PNP结合状态下的转运子结合蛋白复合物BtuCD-F的X射线晶体结构。跨膜BtuCD亚单元采用一个以前没有见过的构形,在其中,中央转位通道被第二个胞质门封闭。功能实验表明,膜转运是通过一个蠕动转运机制发生的,与对其他ABC转运蛋白所观察到的机制截然不同。
 
一个超新星残迹的能量来源
 
关于超新星爆炸的残迹的理论模型预测,在经过被钴同位素“钴-56”和“钴-57”的衰变支配的几年时间之后,能量收支受“钛-44”向稳定的钙元素的放射性衰变所支配。该衰变过程涉及具有特征能量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光子的发射,但此前这些发射线仅从一个来源明确无误地观察到过,这个来源就是Cassiopeia A——银河系中已知最年轻的超新星残迹。现在,Sergei Grebenev等人报告了对来自超新星1987A的残迹的发射光谱中“钛-44”的两个特征性硬X-射线发射线的观测。由INTEGRAL卫星天文望远镜所作的光子通量测量结果表明,放射性衰变的速度足以在最近几年为该残迹提供能量,而且这些测量结果还为在超新星爆炸中合成的“钛-44”的初始质量提供了一个估计值,这将有助于对爆炸核合成的模型进行约束。
 
锌同位素分析结果
 
支持月球形成的巨大碰撞理论
 
关于地球—月球体系起源的一个人们非常乐于接受的理论是,在原始地球与一个跟火星一样大的天体之间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碰撞。这样一个巨大的灾难性事件会在月球的同位素组成上留下其标记,因为轻同位素比重同位素更容易蒸发。锌元素更是行星不稳定历史的一个有力指示剂,因为它在行星岩石中经历了强大的同位素分馏过程,但在地球上的火山活动之后却几乎不发生分馏。这项研究对月球玄武岩、火星陨石和地球火成岩的高精度锌同位素数据作了比较,发现月球岩浆岩富含锌的重同位素,比地球或火星样品中的锌浓度低。本文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差异是由在形成月球的巨大碰撞事件发生之后锌的大规模蒸发造成的。
 
富营养化威胁盐沼生态系统
 
盐沼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如保护沿海城市不受风暴影响、营养物清除和碳封存,但尽管人们采取了保护措施,这些生态系统依然在减少。现在,来自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营养物富集实验的长达9年的数据显示,沿海地区当前营养物的加载水平会改变关键盐沼生态系统的性质,导致小湾堤岸坍塌,并最终导致盐沼变成泥滩。因富营养化所造成的盐沼潜在退化,为管理氮的同时满足21世纪粮食生产需求所面临的挑战增添了另一个维度。
 
黑素瘤对免疫疗法的抵抗力
 
一些黑素瘤会对用专门针对一种黑素细胞分化抗原的细胞毒性T-细胞进行的治疗有反应,但患者经常会对治疗产生抵抗力。Jennifer Landsberg等人利用一个基因工程小鼠黑素瘤模型来研究这种抵抗力的机制。他们发现,肿瘤细胞由TNF-alpha驱动的可逆“去分化”会影响针对黑素细胞抗原的CTL对肿瘤的识别,但不会影响针对突变的非黑素细胞抗原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的识别。这项工作表明,肿瘤细胞弹性(而非固定细胞类群的选择性增生)是造成T-细胞抵抗力的原因。
 
HIV疫苗临床效果试验
 
涉及超过16000名志愿者的一项重大临床试验(被称为RV144试验),测试了两种疫苗(ALVAC-HIV和AIDSVAX B/E gp120)的组合防止HIV感染的能力及其安全性。该疫苗组合对HIV-1感染31%有效,针对HIV-1的抗体包裹着与感染风险逆相关的“可变环-1和2 (V1/V2)”域。Rolland等人对RV144试验参加者的突破性感染作了遗传分析,识别出了与疫苗诱导的免疫压力相关的特征,从而为免疫与保护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支持。病毒包膜第二个可变环的169位置和181位置上的病毒氨基酸变化被发现与免疫效果关系最大,是未来疫苗的一个可能目标。
 
重启DNA聚合酶的两步过程
 
DNA损伤的存在会使加长RNA聚合酶的过程停止,以使转录能够恢复,一个被称为“转录耦合的修复”的过程被启动。这个过程涉及一个细菌辅助因子Mfd,它在DNA修复因子将损伤消除之前促进被停止的聚合酶的释放。这项研究利用一个单分子方法来跟踪“转录耦合的修复”的早期阶段。Mfd被发现分两个阶段促进聚合酶分离:它先是驱动“转录泡”的部分坍缩,形成一个长寿命的中间体,然后一系列不可逆的步骤将聚合酶从DNA上“拧”下来,将其恢复到正常的B-形式。因此,这些实验揭示了“转录耦合的修复”的启动的普遍动力特征,它们应能为在活体中了解这一过程提供一个框架。
 
(田天/编译,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中国科学报》 (2012-10-19 A2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