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队员在林树标失踪区域搜寻
最近,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简称青藏所)发布消息称,今年7月28日,该所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29岁的博士
林树标,在完成新疆慕士塔格冰川自动气象站架设工作后,下撤时失去联系,“意外失踪”。消息传回林树标的老家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其父不堪打击已住进医院,全家人都在盼望着奇迹出现。青藏所表示,目前“仍未放弃”搜救。
搜索将近八天 一直渺无音讯
7月28日下午,林树标在下撤期间失去联系后,青藏所立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牵头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开展搜救。由国家登山队、新疆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新疆公安消防总队南疆作战指挥中心和青藏所等6家单位组成现场搜救组。包括10名专业登山队员在内的29人组成的救援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全方位搜索。
经工作组分析,林树标失踪的大致方位在海拔4200米至6000米之间,为了更专业地实施救援,消防官兵将四套生命探测仪配备给有冰川救援经验的救援人员,教会他们使用后,由专业的登山队员前去救援。事发后,青藏所的工作人员还试图通过手机与林树标取得联系,刚开始电话还可接通,后来彻底失去了联系。
经过七天半连续搜救,一直未能找到林树标。六家单位联署了搜救报告,确认林树标“冰川作业失踪”;新疆阿克陶县公安局苏巴什边防派出所确认林树标“意外失踪”。
熟悉慕士塔格峰地貌的专家推测,林树标很可能遭遇了冰川裂缝。冰川裂缝是由冰川运动造成的,形状各异、深浅不一,有时裂缝会被积雪填满,如果不慎涉足,后果十分严重,这对科考人员和探险者来说极为危险。如果所坠落的裂缝较浅,随行队员发现后还能及时施救,一旦落入较深的裂缝,救援难度很大,生还几率就会变小。林树标出事的海拔区域大约在6000米,恰恰是裂缝较多的地段。
家里排行老幺 父亲思子病倒
林树标是德庆县九市镇人,出生于1982年4月10日,在家里排行老幺,父亲务农,前面有四个哥哥姐姐。现年29岁的他已经结婚,但尚未生育孩子。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林树标在中学期间曾就读德庆县香山中学,是该县省一级的学校。在该校的校史室网站上可查询到,林树标毕业于该校2001届高三(2)班,全班共43位同学。记者电话联系了香山中学校长梁德胜,梁德胜表示自己2003年才到该校工作,对林树标在校期间的情况并不清楚。而该校办公室主任张女士则表示,目前手头有关林树标的资料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当年学习成绩很好。林树标在高中时的班主任已调离该校,现在无法取得联系。
记者通过德庆县教育局向林的家人转达采访愿望,林家认为事件本身尚未有最后定论,目前只是认定为“失踪”而不是“遇难”。此外,事件对家人打击很大,林父因伤心过度已住进医院,家人都暂不想面对媒体。德庆县教育局办公室一位梁姓主任表示,林树标的家人目前深陷悲痛,林有一位在广州番禺从事房地产工作的哥哥,至今仍不愿面对事实,总期望林树标能平安回来。
德庆县政府有关人士表示:“林树标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人才,发生这样的意外很可惜!”林树标在中学时代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如今在德庆县移动公司工作,他对林树标的评价是“聪明好学、乐于助人”,对于林的失踪他不想说太多,“不想给林的家人带来心灵上的再次伤害”。
林树标冰川作业失踪的消息传回老家后,引起当地的普遍关注。当地媒体曾做专门报道,“德庆在线”论坛也转载了林树标的事迹。记者在肇庆市网络问政平台上看到,有网友提议,鉴于林树标是“肇庆人民的优秀代表”,父母又都在农村,建议政府给予其家人一定抚恤。网络问政平台给出的答复是:“请等待相关部门回复。”
从小爱自然科学 一手搭建观测站
林树标从小热爱地理科学,2005年本科毕业于长安大学,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07年5月,因其硕士课程学习成绩优良且其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合格,申请转为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生。2007年10月,被聘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是青藏所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他全程参与了慕士塔格站的规划建设,并逐步完善了该站的各项观测业务。其具体负责台站观测任务以及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带领站上同事完善了六类常规自动观测,即冰川物质平衡、冰川变化、河流水文、大气化学、大气物理、物候观测和湖泊观测,取得了连续的自动观测数据,为慕士塔格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工作中,林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等。特别是自2007年起先后参加了西藏南部宁金刚桑冰川考察及冰芯钻取、藏东南作求普冰川考察与冰芯钻取、藏南枪勇冰前湖考察与湖芯钻取,以及藏东南和慕士塔格地区现代植被与环境水分稳定同位素样品的采集。
2009年春,林树标被派往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开展合作交流与研究,重点开展了环境正构烷烃单体氢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研究,完成了青藏高原湖芯、现代植被叶蜡正构烷烃的萃取、纯化与分离,并通过中德合作研究获得了高质量的分析数据,为进一步理解正构烷烃单体氢稳定同位素的气候环境意义奠定了现代过程基础,为科研项目的进展做出了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