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谦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1-9-20 9:10:48
选择字号:
六农民为石元春院士喊冤 官方无回应受质疑

令人颇感意外的媒体见面会(中广网记者 李谦 摄)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科院院士李季伦等6人公开举报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三院院士”石元春学术腐败一事,9月19日有了最新进展。6家媒体记者18日晚先后接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办公室的电话,邀请记者19日到农业大学与石院士的代表见面。相关细节马上来连线记者李谦。
 
主持人:李谦你好,今天(19日)在农业大学你是否见到了事件的当事人石元春院士?
 
记者:今天的见面过程充满意外。在昨天晚上接到农大的电话的时候我就三次询问了对方,说这是不是农大的一个官方回应,但是对方都没有正面回答。原定十一点的见面会,很明显是被临时安排在资环学院一层的一个小会议室。记者们一直等到了12点见面会才正式开始。之前几位记者还在讨论一会出现石元春本人的可能性看来不大,估计会是他的研究生或是资环学院的负责人。但深感意外的是登场的是6名农民代表。
 
主持人:听你的描述,可能和很多人之前的想象出入很大,那么农民朋友都说了些什么呢?
 
记者:简单一句话,他们都是来为石院士伸冤的。按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从网上看到了相关报道后,觉得很生气,所以曲周县60多位农民都想到北京来给石元春院士伸冤,后来觉得人多就选了6名代表。我看了一下他们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问了一下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66岁。他们都是来自河北曲周县的农民。
 
而且我感觉他们也都是有备而来的,其中有两位准备了文字材料,我能够感觉到他们是很认真的在纸上写下了相关情况,比如说年龄最大的77岁的赵文,他就在5页纸上写下了他和石元春院士认识的一个过程,当然他这个纸我觉得很有特色,上面写的是河北省曲周县河南湍镇张庄村党支部稿纸,对于和石元春院士的举报内容,他们觉得举报信其中有一项和他们了解的情况是不同的,因为1973年过后的15年里,石元春院士一直在曲周县指导他们的盐碱地实验田,所以举报当中提到的石元春一直没有做过具体的实际科研工作,对于黄淮海平原整个面上的工作没有做实地的调查研究,他们觉得这一点石元春是有冤屈的。
 
 
77岁农民赵文手写替石元春伸冤的情况说明(中广网记者 李谦 摄)
 
69岁的胡文英这样评价他们眼中的石老师:
 
胡文英:这样来告石老师,我们觉得石老师太冤枉了,我的印象这个人非常能吃苦,他想的很超前,他们的科研课题什么的,我听了他几次讲话,听了他好多次开会,这个盐碱地治理的规划基本上都是他搞的,这是否定石元春老师的科研成果,辛勤劳动的成果。
 
几位农民先后回忆了自己和石元春院士一起在田间地头里工作的故事。偶尔还不忘说几句对举报人的一些评价,比如说农大教授祖康祺“今年已经79岁的人不地道,做事不扎实”。
 
记者们还要不时的提醒几位老人不要说听来的,只要说自己看到的就可以。
 
主持人:看来石元春被举报的事件变的越来越有戏剧色彩了,一直保持沉默的官方或者石元春本人什么时候会有正面的回应呢?
 
记者:今天石元春院士本人发表了一个律师声明,他是说希望声明发布之后,能够让举报人立即停止侵权,并且在一周之内在互联网等媒体上消除影响,同时也保留自己法律追踪责任的权利,另外我特别想说的一件事情是,事情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在想,时隔多年,几位80多岁的院士、教授互相指责,很严肃的一个学术事情现在开始有点变味了,最大的一个质疑是有澄清责任和监管义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这些官方机构为什么还百般的推托不出来澄清,难倒我们真的要让它变成一出闹剧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