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辉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8 8:10:10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不应对教师采取双重标准
 
□聂辉华
 
据《京华时报》9月7日报道,教师资格考试将有国家标准,教师也将不再是铁饭碗,将定期注册考核,不达标者将退出。而对达标的要求中,师德将作为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在新中国第2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对师德的再次关注和讨论。但如果我们冷静思考后会发现,最近几年大量关于教师失德行为的负面报道中,公众实际上对教师采取了双重评价标准。
 
一方面,社会公众在道德上对教师提出了远高于普通人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直接将教师推上了道德的高台。于是,人们不能容忍教师的任何不道德行为和不法行为。一经发现,社会舆论便汹涌而至,并迅速将当事教师淹没在群众唾沫的汪洋大海之中。然而,从概率上讲,教师队伍中的不合格者、败类或者罪犯并不比其他人群中的更多。但在公众眼中,教师哪怕有万分之一的不当行为,经过道德光环的层层放大后,就变成了一种集体不当行为。
 
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在物质上对教师却提出了等于普通人的要求。中国教师待遇不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刚毕业的大学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尤其大。但是,任何提高教师待遇的提议都会被网民的口水埋葬。公众难以接受教师待遇应该高于工人、农民或社会平均水平的政策。因为根据传统的道德观念,“君子固穷”,似乎从事教育和科研的人不食人间烟火。
 
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拼命跑,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公众对教师在道德上的过高期望与政府对教育行业的优先发展战略显然是有罅隙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
 
如果反对提高教师的社会待遇和物质水平,就应该将教师还原为普通人,那就不应该用完人或者圣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们;反之,如果承认教育是我国需要优先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行业,那么就应该创造好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使广大教师安心教学和研究。
 
问题是,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公众对于任何倾斜性的转移支付方案都失去了信心,同时对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和艰苦性缺乏充分了解,因此,要弥合公众对教师的价值评价和国家对教育的战略定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经济学角度讲,教师的道德要求和物质报酬是激励不相容的。换言之,权利与责任应该对等。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教师对教育的投入和产出都难以监督,而且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如果对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付出代价的还是整个社会。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科学时报》 (2011-09-0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