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5 8:59:35
选择字号:
专访王振营研究员:防治新发病虫害科研须提速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田作物普遍推广了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新的耕作制度,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开支,同时也使农田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年7月底,农业部在山东召开新发病虫害相关会议,探讨玉米新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但尽管如此,多个省市的防治工作仍困难重重。
 
对此,《科学时报》专访了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振营。
 
《科学时报》:今夏玉米二点委夜蛾虫害的发生是否与先进耕作制度的推广有直接关系?
 
王振营:二点委夜蛾是耕作制度变革后新发生的害虫,除此之外,麦根蝽、耕葵粉蚧等直接从小麦上转到玉米苗上为害。
 
二点委夜蛾今年发生较严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玉米种植制度(麦套玉米和秸秆还田)为该害虫特别是其幼虫提供了极佳的庇护所;二是这些年防治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虫源积累导致危害从量变到质变,故今年发生较严重;三是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尤其是虫情监测没有跟上,特别是在全面推行小麦秸秆还田的情况下;四是其他不详原因。
 
《科学时报》:未来如何加强二点委夜蛾的防治?
 
王振营:第一,政府补贴灭茬。麦收后灭茬可以破坏二点委夜蛾的繁殖和栖息地,明显减轻二点委夜蛾的危害。但灭茬投入较高,灭一次茬投入在50~60元/亩左右,灭两次茬投入在100元/亩以上,农民投入过高,需要政府补贴才能使灭茬技术得以推广。
 
第二,实行统防统治。由于二点委夜蛾成虫发生期对光有很好的趋性,各地植保部门在二点委夜蛾成虫发生期,应有组织地利用杀虫灯大面积诱杀。在幼虫发生期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进行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第三,在目前该害虫的发生规律不明确、防控技术和监测技术缺乏的紧迫形势下,建议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专家进行协作研究,深入系统地澄清其发生危害规律,研究监测技术和科学的防治方法,为今后长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从根本上解决该害虫的危害,确保我国夏玉米安全生产。
 
《科学时报》:具体到耕作制度上,都有哪些变化与病虫害直接相关?
 
王振营:首先,免耕与浅耕保护了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增加了种群数量。杂食或多食性害虫从上茬作物或田间杂草直接转移到玉米苗上为害。
 
例如,水稻收获后免耕直播小麦,灰飞虱直接从水稻上转移到小麦上为害、越冬,为灰飞虱提供了充足食料和适宜的越冬场所。稻茬麦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大,2009年,我们在济宁调查,平播小麦一代灰飞虱数量在1万~3万头,稻茬麦田高达800万头,导致玉米粗缩病发生。
 
其次,秸秆还田的优点是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通透性,有利于保墒;降低了在秸秆中越冬的害虫种群数量。
 
但是,秸秆还田将病原菌带回土壤,使土壤的菌量增加,土传病害如玉米褐斑病、玉米茎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纹枯病和苗枯病等加重。新的土传病害玉米鞘腐病上升。此外,小麦赤霉病病原菌随麦秸在土壤中累积,造成禾谷镰孢菌茎腐病和穗腐病上升。
 
第三,大面积连作使农田无法轮作或倒茬,造成土壤肥力失衡,土壤根际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发生。如茎腐病的上升、丝黑穗的回升、褐斑病和纹枯病的加重。鞘腐病在一些地区呈上升趋势,玉米矮化病也有加重的趋势。
 
最后,间作、套作的优点是增加作物的生长时间,提高产量;缺点是会导致一些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如玉米粗缩病和玉米矮花叶病,使虫害转移下茬为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播种面积,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同区域种植等,都对病虫害的发生有影响。
 
《科学时报》:对新发生的病虫害,目前我国的科研状况如何?
 
王振营:面对新的生态体系,我们在病虫害研究方面显然落后了。过去对二点委夜蛾的研究很少,没文献、没资料,所以其发生规律至今并不清楚,监测和防控技术也没有研究资料可以借鉴。今年大面积发生的二点委夜蛾,也没有提前预测预防,而是虫情发生后才紧急治虫。
 
2002年小麦潜叶蝇大面积发生,2003年小麦赤霉病暴发,2004年玉米褐斑病普遍发生,我们的防治措施都是在病虫害发生后进行的,提前的预防措施还不多。
 
现在农业部也了解到玉米上新发病虫害的严重性,也知道与耕作制度的变化相关,但是,在国家层面的课题研究还没有开展。
 
相关专家呼吁了好几年,去年底,河北省植保站才申请到省农业厅课题“主要粮食作物新发生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体系”。
 
要对新的耕作制度下新的病虫害进行预测预防,首先要使病虫害研究立项与新耕作制度的推广应用同步,并形成长期持续的预测预报预防体系,这样才能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科学时报》 (2011-09-05 A3 聚焦)
 
更多阅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