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校农村生源减少 专家称招生应倾斜 |
原因在于城市学生享受更多教育资源 |
最近,在大学新生入学的高峰期,有媒体报道显示,近些年农村生源入名校的机会越来越小,“跃入名门”越来越困难。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来自陕南农村的清华大学新生沈琦,尽管学习成绩优异,她也不得不承认,与城里的孩子相比没有竞争优势,他们的视野会比农村孩子要宽阔。清华大学热能系新生田集斌也低声地感叹,“农村学生能进入清华这样的学校太难了”。
现状
农村生源进名校呈下降趋势
今年高考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2010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社会学调查,分析“谁更有可能上清华”。调查显示,2010级清华学生中,农村生源占总数的17%。报告认为,农村生源呈下降趋势。
清华招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入学的3349名大一新生中,县级及以下中学的学生不到500人,他们分别来自300余所县级及以下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佐丹承认,城市学生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在顶尖高校竞争中占优是很显然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目前农村学生主要是在第二、第三类高校,所谓二本以下的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专科、职业院校等,而在所谓研究型大学,就在中国高校金字塔的尖上,农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
原因
城市学生享受更多教育资源
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说,现在高校没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在招生中只能按分数从高往低录取,在这种招录体制下,由于农村生源接受教育的条件和拥有的教育资源总体上并不占优,因此在进入顶尖高校的机会与城市生源相比不占优。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佐丹所分析说,“城市学生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导致城市学生在顶尖高校竞争中占有优势。
东南大学副校长刘波说,教育资源分布的确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他说,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考大学时确实有明显的优势。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学子能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会减少。
中国农业大学招办主任周旭峰认为,这种现状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资源分布不平衡传递到高校录取上的结果,以至于高分数段的考生城镇生源占优势。他认为,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下降与我国城镇化进程有关,整体考生中,农村户籍考生正在减少。
出路
招生数量应向不发达地区倾斜
清华招办主任于涵透露说,从今年制定招生计划开始,清华就有针对性地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放了更多的招生计划,在招生录取节点,还在这些地区积极扩招。在内陆欠发达省份贵州、江西等省份,均实现重点扩招。今年全国有19所中学是近10年来首次有学生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其中有16所是中西部中学。清华今年在河南招收的165名新生来自全省70所高中,其中四成以上的考生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
对农村生源进入名校少的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首先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得到一样的学校教育;其次,要不断地促进各地的高考录取指标的均衡,目前重点大学、民办大学在发达地区、大城市投放的比例过高,减少在发达地区的招生规模,把多余的招生数量投放给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