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辉
改革开放之初,有位著名作家新作出版后销量不佳。他感到纳闷,就暗访作品从印刷、订购到出售各个环节。结果发现,问题出在订购上。
原来,当时新华书店垄断图书购销。新书订单到达书店,由站柜台的营业员随意在订单上填写。而这些扎辫子的小姑娘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填写订单。如果她喜好某本书,就将订数填多些,如果她不喜欢或看不懂某本书,就将订数填少或干脆不订。大作家的命运掌握在“小辫子”手上。搞清楚这一情况后,这位作家大呼“荒唐”,撰文呼吁结束“小辫子专政”。
如今,年轻女子早已不扎小辫子了,不幸的是,本人回国后还是碰上“小辫子专政”式的“一票否决”。
大凡吃科研这碗饭的人,要想立足,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开门头件事就是申请科研基金。本人回国之初,先到一所大学任职,适逢该省招揽海归人才,设立一项人才计划专项基金。看到基金指南,本人觉得正中下怀,于是搜肠刮肚,倾多年知识积蓄之全力以赴,认认真真花了近两个星期写了份申请该项基金的标书。
按照国内通行的规定,标书必须首先送交本单位主管基金申请的行政部门审核通过,才能递送给基金部门。
标书中专业内容在省内能深入理解的专家不多,行政人员自然不可能看得懂。虽然本人根本无法理解为何一个科学家写的东西还要经过非专业的行政人员“审核”,但还是想当然地猜想,所谓“审核”想必不外乎是“验明正身”,核对人名地名电话号码,校对一些文字差错吧。
本人将标书交到单位主管科研基金申请的行政部门时,一个并没有扎小辫子的女士随便翻了翻,当即宣判“形式审查”不合格,然后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你回去吧,今年就别申请了,明年再来吧!”
轻飘飘一句话就宣告我这个“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劳心费力的结果打了水漂。看她那满不在乎的腔调,根本不在意晚一年拿到科研基金对一个科研人员意味着什么。
一个非专业的普通行政人员却对一个科学家的未来科研生命掌握“生杀大权”——这是何年何月何人立下的“家规”?这新型“小辫子专政”自然对“小辫子”本人毫发无损,但遭到“报应”的除了国家的科研事业外又还会有谁呢?。
对于科研课题申报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还不只是“小辫子”。按照国内绝大多数科研基金申报的规定,当科研人员费尽心血写好一份课题标书,在提交行政部门作“形式审查”之前,首先须经本部门的领导同意。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部门领导都会签字,因为能从外面弄到钱对小集体总归是件好事,但这也留下了制度隐患。
也许有人为避免这样的“一票否决”而将领导的名字也挂上,以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尽管领导本人也许对申报的课题项目内容一窍不通,除了签字外没有任何贡献。
在美国,虽然教授分为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几个等级,但在科研基金的申请上,只取决于实力而不问等级。大家在学术上是完全独立的,不存在助理教授申请科研基金须正教授批准之类的规定。我们为何还为“小辫子专政”制造可能。
(作者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病毒病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1-08-29 A4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