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昱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8-26 10:02:30
选择字号:
中青报:博士准入制度建设应破立并重
对把关者的立场和鉴别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北京大学5个院系及清华大学6个院系试行博士生入学“申请制”,由院系对递交入学申请的学生进行筛选,合格者接受能力测试,免去初试环节。北大称,此举旨在选拔科研能力强而不是应试能力强的博士生,已在教育部备案。(《新京报》8月25日)
 
中国的博士生招生和国外有区别,国外很多地方并没有笔试。为此,中国的博士生招生笔试招致很多批评,被指只招录了那些应试能力强的学生,甚至,中国没有杰出的科研人才,板子也时常打在招生笔试上。主张取消笔试并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也早就有了。
 
笔试也许有不少弊端,但中国的博士生招生方式是和博士生培养方式相适应的。国外大学一个导师一般带一个博士生,而在中国,一个导师要带十几个博士生,最牛导师同时带过47名博士生。在国外,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被学校强制退学和中途自己退出的学生大有人在,平均获取博士学位的时间是6年。而在中国,毕不了业的博士生是很少的,推迟毕业的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入学笔试至少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
 
北大、清华取消博士生笔试制度,并没有多大的颠覆性,因为博士生招生笔试在很多学校只不过是走个形式,北大、清华这次只是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而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经炮轰,称国内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重庆晚报》也曾报道,西南大学研究生部有人透露,重庆市的区县党政一把手中,大约有一半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千龙新闻网也曾报道,河南某县从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到乡长、派出所长,递上来的名片大都印有博士、硕士名头。普遍持高学位的不只是官员,很多企业管理者也都如此。
 
官员和企业家读博士的这么多,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考试能力强,而是考试形同虚设。法律学者周大伟曾介绍过他与一名贪腐官员的一面之交,这位头顶民商法高学位的官员,竟然对“民商法”这个专业陌生得毫无反应。真要是正儿八经地考试,那些天天苦读的学生们尚且难过关,那些除了正常工作还有那么多交际应酬那么多娱乐消遣的官员和企业家,又怎能跨过那道高槛?
 
既然考试已形同虚设,那么还保留这一制度,其限制的只是那些没有“捷径”可走的人。还有那些有科研能力而不会考试的人,的确也会因入学考试被排除在科研大门之外。
 
问题是,初试取消了,留下的复试又将起到什么作用呢?真能对“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进行精确鉴定吗?在客观标准完全取消的前提下,那些把关者的自由裁量空间也增大,这对把关者的立场和鉴别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最让人担心的,还是把关者是否坚持学术和公正的立场,因为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时下可谓防不胜防,学术腐败也是屡受诟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