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来源: 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8-4 8:31:40
选择字号:
姜彤:2030年前长江流域总体偏旱
“进入7月份以来,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的部分区域累计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其中湖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日前,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详细分析了湘黔等地持续高温少雨,气象干旱持续发展的情况。
由于降水明显偏少,加之7月下旬持续高温,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导致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其中,贵州和湖南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陈振林说。
从今年四五月份的“旱涝急转”,到进入7月份后的“干旱不断发展”,长江流域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饱受媒体和社会关注,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何在?
曾参与撰写《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首席科学家姜彤表示,根据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在2030年以前,长江流域总体处于偏旱的气候带。
“在这段时期,长江流域水域处于旱涝频发的气候态,发生旱和涝的概率非常大,但总体偏旱。就2011年全年来讲,平均状态属干旱状态,但可能会在某一时期里,下完全年的雨,或者出现非常大且集中的强降水,然后再干旱一段时间。”姜彤说。
国家防总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334万亩,其中作物受旱5564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770万亩,有428万人、38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贵州、湖南、宁夏、重庆等地区。
“湖南、贵州等地因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旱情持续,对晚稻适时移栽不利。”陈振林说。他表示,夏粮已获得增产,但秋粮在全年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今年全国粮食生产是否实现八连增,关键就看秋粮。
《科学时报》 (2011-08-04 A2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罕见!七大行星要排队了 拉尼娜姗姗来迟,但不会持续太久
安眠药干扰大脑清除废物 2024年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实现迄今最大增幅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