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群体处处都体现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共享实验室资源,研究经费协调使用;群体的学生统一调配,由多位成员共同指导;群体围绕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每周开展学术交流;绝大多数所发表的论文也是多位成员相互合作的结晶。”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前主任田中群,在回顾10年来,他所带领的创新群体的成长与壮大时如是说。
十年合作创新路
2000年,由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5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科研群体,首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计划”,田中群、郑兰荪、孙世刚等3位教授担任负责人。
该实验室的电化学、催化化学、理论化学、团簇与纳米结构化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均有优秀的中青年研究骨干人员参加,其中既有从事实验研究的人才,也有擅长理论的专家。有的研究人员专于化学合成,有的研究人员则精于谱学与结构表征。各方面人才的会聚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从而充分地发挥群体学科面宽的优势。
群体还积极吸纳重点实验室新来的年轻教师加入群体,在经费、设备和研究生等方面给予支持,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发挥创新研究群体凝聚研究队伍、引领研究方向的作用。田中群说:“这些新人加入群体后,不仅改善和提升了自身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水平,也增强了研究群体的整体实力,促进了群体其他成员的研究工作。”
群体特别注意以该项目作为载体,为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科研人员搭建交叉研究平台,取长补短,不断激发新的思维火花,极大地促进了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原创性成果的获得。
例如,2004年在Science发表关于C50Cl10的研究工作,群体为此专门组织多次会议,详细研讨实验分析和论文写作,是群体实验和理论合作研究的成功缩影之一。
自2004年以来,群体成员以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Science2篇、Nature1篇、Nature子刊物5篇论文。
群体负责人之一的郑兰荪,因其在原子团簇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于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中群因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和发展光谱电化学研究方法上的重要贡献,于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拓新领域,目标更明确
2006年,群体面临是否申请进行第三轮滚动支持的选择,群体成员们经过充分讨论认为,由于群体队伍壮大,新领域已开拓,并孕育出较多新方向,“3+3+3”并非最佳的发展模式。若解散原有的群体,择机组织多支创新团队,可以使得每支团队的研究方向更集中、目标更明确,可能效果更好。
因此,群体未申请第三轮的滚动资助,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考虑分批分时组织多个团队。“团簇化学”研究群体和“界面电化学”研究群体已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入选创新研究群体计划。
其中,“团簇化学”群体于2010年获得“创新研究群体”的(延续)资助。群体依托的厦门大学无机化学学科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被新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群体成员积极向生命、能源、信息、材料等相关研究领域拓展,建立了单晶电学、光电器件、细胞生物学、催化、传感等物质性能的表征方法,在富勒烯等团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有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和积累,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群体。
刚得到批准的“界面电化学”创新研究群体,目前已在谱学电化学方法和纳米电化学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跻身于国际电化学研究的先进行列。将通过对界面构筑与调控、界面结构与过程、界面性能与应用、界面的实验表与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向着建成国际一流的界面电化学研究基地的目标前进。
“和”为贵,“合”更贵
通过执行创新群体项目,他们也总结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
首先,群体必须是一个密切合作的研究团队。
当前国际上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通过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研究才能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设立,就是为群体成员合作攻关创造合适的条件与环境。为此,群体成员必须有比较集中和先进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群体要组织成员之间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在此基础上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研究。
应当防止这样的现象和倾向:为了申请群体项目而将一些没有密切联系的研究人员“拼装”到一起,获得项目资助后仍然是各干各的,项目结题时再将群体成员的成果包装在一起。
因此群体的规模应当适当,规模太小难以有效交叉合作,规模太大又难以实现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应当将群体成员间的合作机制,以及是否通过实质性合作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为群体项目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不仅要强调“和(谐)为贵”,更要鼓励“合(作)为贵”。
其次,群体要成为青年研究人员成才的孵化器。
目前不少群体成员的年龄过于集中,群体骨干大多是“60后”,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因此,群体的梯队配置和成员的年龄结构要合理。应当将群体队伍的建设、特別是青年成员的培养成才也作为群体项目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群体项目作为一种人才项目,不同于一般的重大或重点研究项目。创新研究群体要为群体青年成员的学术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
为此,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应当切实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引导学术方向,鼓励大胆创新。群体项目的经费及相关的研究资源,应该更多向青年研究人员倾斜,解决他们在研究条件和学术发展上的种种困难。
再次,群体要有占领国际前沿或引领国际的目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创新研究群体,基本上集结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队伍的精英,通过他们的协同创新,应当能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果。为此,群体的研究目标应当瞄准国际科学发展的前沿,瞄准通过群体成员合作才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我国的科学投入近年有了大幅度提高,研究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即使群体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合作,然而在项目汇报时凭借成员各自的工作,也可以罗列出一大批论文和成果。
因此,对群体项目的评价应当更看重质量,群体的代表性成果应当是通过合作研究才能实现的、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成果。
最后,“3+3”的机制适合群体的发展和团队培育。
根据目前科学研究发展的态势和我国组织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在经过两个周期6年的建设后,大多数群体的研究方向都有了较大的拓展,研究队伍也会有较大的发展,原创性大的成果也已获得。群体内实质性合作已步入正轨,对于无法合作融合的群体再延长3年也无济于事。总之,再得到第三个周期资助的效果似乎不突出,推动力有限。这也可以从以往群体的经历和成绩得到答案。
因而,建议继续第三个周期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仅限于少数边远地区和偏冷学科的群体,所占的比例最好不超过20%;获优秀的群体,为当年结题的群体数目的30%左右。鼓励从被评为优秀的群体中孵化出的新的研究团队(其主要人员组成上与原有团队应有50%~60%以上不同)。他们在申请群体项目时,可以不通过部门初审而由基金委直接推荐参加答辩。
通过执行创新群体项目,他们也总结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
首先,群体必须是一个密切合作的研究团队。
其次,群体要成为青年研究人员成才的孵化器。
再次,群体要有占领国际前沿或引领国际的目标。
最后,“3+3”的机制适合群体的发展和团队培育。
《科学时报》 (2011-07-20 A3 创新群体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