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宝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19 8:42:44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让教改特区真正“特”起来
 
□贾宝余
 
7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透露,将在26所高校内部选择一些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实行教授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据介绍,改革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教授治学;二是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实行聘任制,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三是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机制,完善自主招生制度;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应该说,这些措施适合现实国情。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教改特区真正“特”起来,以便缩短改革的周期,让“试验区”变为真正的“示范区”。
 
要让教改特区真正“特”起来,首先,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比如,教授承载的基本使命是人才培养,“治学”是他们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能的基础,因而,教授治学仅是一个基础或者说底线,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打牢这一基础、坚守这一底线,更多的是要发挥教授群体在学院管理中的积极性,为民主管理、教授治院提供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渠道。
 
其次,必须采取一揽子特殊政策。没有授权就没有特区,在教改特区建设中,教育部门应向学校授权、学校应向特区学院授权。就前者来说,应有步骤地推进专业审批、招生名额、师资编制等方面的授权;就后者来说,应在教学管理、财务运行、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特殊化管理。
 
再次,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第一,要尊重基层的首创性。基层的每个行为主体都应成为教改特区的设计师,而作为基层之上的管理者,应该及时总结、提升和推广来自基层的成功经验;及时研究、反思和制止各类教训。各级教育决策者要注重吸取“从下到上”的呼声、创意。
 
第二,要鼓励发展的多元性。美国有类型多样的高等教育机构,或承担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或承担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应用人才的职责。此次教改涉及到的26所高校名单暂未公布,但笔者想,他们不必都是研究型大学,否则,这究竟对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改革有多少示范意义呢?
 
第三,要营造包容的环境氛围。试验是一个过程,其目的不在试验本身,而在试验带来的成效、经验、模式及教训。抱着对成功十拿九稳的心态去“试验”,就是故步自封。
 
特区是一种从局部调整到全局变革的改革模式,高等教育的独特使命、发展格局和竞争形势,要求我们极力缩短这一进程,以重塑我们的高等教育系统。希望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教改纲要落实和教改特区建设,早日将“试验区”转变为“示范区”,并带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时报》 (2011-07-19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