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计海庆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11 9:39:39
选择字号:
计海庆:人机竞争·人机合作·人机融合

 
■不是为了一较长短,人们才发明机器;取长补短,才是机器存在的理由;互助共赢,才能克服对机器的恐惧;人机合作,才是人机关系的主旨
 
在年初的问答竞赛中击败了人类高手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又要出山了,这次它的身份却是“沃森医生”。“沃森”之父IBM公司称,鉴于“沃森”能听得懂人类的语言,可以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征、病史,迅速给出诊断提示和治疗意见,这台超级计算机将很快作为一名“实习医生”出现在医院中,协助大夫们诊病开方。
 
从与人同台竞技到携手合作,“沃森”的转型令人惊喜,但也发人深思。人和超级计算机,乃至人与所有的智能机器之间,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怎样的一种关系,才能消除人类对机器的恐惧,才能增进人们对高科技未来的信心?人机关系,事关重大。
 
1997年,“沃森”的表兄“深蓝”与人类棋王卡斯帕罗夫争锋对决。六番棋下来,棋王惜败。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惊呼“人类败给了计算机”,“国际象棋已不再适合人类”。同样的论调,在年初“沃森”击败了人类问答高手后又见浮现。人真的被机器超越了吗?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真的受到了机器的威胁了吗?不!所谓的“机器威胁论”,蕴涵的其实是人机关系问题上的“竞争逻辑”。是竞争,必有胜负。人发明机器,并不是为了和机器一分胜负。“竞争逻辑”狭隘地把人和机器设定在了非此即彼、非赢即输的对立格局中,用这种对峙和提防的眼光打量机器,看出来的当然只有“威胁”了。
 
既然“人机竞争”是杞人忧天式的自寻烦恼,那么人机关系又该如何演绎呢?对此,人机大战的亲历者卡斯帕罗夫也许最有发言权。在棋王看来,人输给机器势在必然。32子、64格的国际象棋,蕴涵变化无数。合乎规则的对局形态,有1040多种;从开局到终了的对局走法,有10120种之多;每预算5步棋,理论上涉及到的招式组合已达百万。电脑弈棋,走的是“暴力运算”路线,在穷举七八步内的可能布局后(“深蓝”每秒算两亿步),选取最优。
 
人脑的计算能力显然不及电脑,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战胜人只是时间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弈棋的境界仅仅止于机器的算度,人有人的长处。人脑强在经验、直觉判断和创造性的发挥,高手不一定选取局部范围内的最优,但可以用局部的劣势换取宏观上的优势。电脑在战术上占优,人脑则在战略上略高一筹。因此在棋王眼中,象棋的更高境界在于人脑加上电脑的“人机组合”。事实证明果不其然。2005年的国际“自由式”象棋赛上,计算速度六倍于“深蓝”超级计算机“九头蛇”,落败于一位象棋大师和他膝上的笔记本电脑。人类的战略远见,加上计算机精确的战术算度,成就了棋艺的更上层楼。
 
由此可见,棋王的落败,与其说是人的存在受到了机器的威胁,不如说是人机竞争的逻辑走到了终点。换个视角,从取长补短、互补合作的思路重新来设定人机关系,便可显出更高的棋艺境界,同时,这也启示出超越对立后积极进步的人机关系:人机合作。
 
福岛核危机中,是智能机器人坚守在反应堆车间;墨西哥湾海底井喷后,是机器人深潜堵漏;现代战争中的排雷扫雷,又是机器人身先士卒。“沃森”的诞生并不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无知,几个月后的转型,才是这台超级计算机“事业”的真正开始。不是为了一较长短,人们才发明机器;取长补短,才是机器存在的理由;互助共赢,才能克服对机器的恐惧;人机合作,才是人机关系的主旨。
 
但故事并未到此为止,棋王还有更深的洞见。“自由式”棋赛的最终赢家,并不是人们所猜测的象棋大师和超级计算机的“强强联合”,而是两个业余棋手和在他们熟练操作下的三台电脑。顺畅高效的人机合作,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最终问鼎冠军。由此,棋王再次得出结论:低手+机器+良好的组合,要强于大师+机器+普通的联合。国际象棋的至高境界不仅仅在于人机合作,更在于人和机器的完美组合。人机整合的程度越高,棋艺所达到的境界也愈加出神入化。
 
棋王所证悟到的,或许正是人机关系的未来走向:人机融合。人机竞争,引发的是人对机器的恐惧;人机合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对机器的依赖;如何摆脱恐惧、克服依赖,答案就是人机合体。人,就像活动自己身体的那样,操作机器;就像回忆往事那样,调用硬盘上的数据。现今,这些并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描述,最新的“脑机接口”(Brain Machine Interface)技术已经可以帮助脊髓神经受损患者重新获得对人造肢体的掌控;而植入人造海马芯片,将可能治愈中风、癫痫等病症。不远的将来,机器将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科技的进步,将要把人机关系推进到人机融合的新阶段。
 
“且慢!科技是不是走得太远?这一切是不是来得太快?人准备好与机器融为一体了吗?未来究竟是末世论还是乌托邦?”——谁能回答这些问题?
 
“要不还是问问‘沃森’吧,它到医院报到了吗?”
 
或许,当机器真正成为人类的朋友时,这一切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1-07-11 A3 观察 评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