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印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6-29 11:11:04
选择字号:
中青报:什么样的毕业礼才算理想
 
又到一年毕业时,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毕业典礼形式化,“没什么印象”,36.5%的人认为“一般”,仅4.8%的人认为“很有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在北京某高校学生刘诗雅眼里,毕业典礼就是各种领导、老师、学生代表漫长而空洞的讲话。她所在学院今年的毕业礼,居然先花了一小时介绍奖学金的赞助企业。(《中国青年报》6月28日)
 
那到底一个怎样的毕业礼才是理想的毕业礼,并且能成为人生道路上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呢?
 
学校包括自以为有引导之责的师长们,毕业致辞应尽力祛除官话、套话、假话,还要俯下身来,“望之俨然”外要“即之也温”。学生们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师长应结合自身人生阅历,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的毕业致辞为什么会受到热捧?其原因用李培根校长的话说就是:“你如果说真话,别人会倾听。你如果说假话,或许只有风会听。华中大教你对人说真话,不教你跟风说假话。”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1932年,“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关头”,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在《赠与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给学生开出“三种防身的药方”:“总得试试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你总得有一点信心”。胡适还满怀激情地说:“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三个“药方”、两个“深信”,真诚而热情,注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历久弥新的精神指南。这样的校长讲话,学生能不由衷欢迎?
 
时下很多大学生对毕业礼的失望、拒斥,其实是对过往大学生活不满意的集中爆发。因此,改变应该从大学生活、大学文化开始,如果过分关注毕业礼的别出心裁、新颖好看,很可能又走偏了。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此前曾指出,毕业典礼不能给人留下印象,“实际上体现了当下校园文化思想的贫乏”。我想,除了校园文化的贫乏之外,时下大学里越来越严重的官僚化、行政化倾向也值得深刻检讨。
 
一个理想的毕业礼,更需要一段理想的学校生活来作为长长的背景,就像划过长空的彗星一样,毕业礼消失了,可它却把无数精彩的璀璨光亮留了下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