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 8:59:37
选择字号:
我国呼吁建立南中国海海啸预警系统
 
“尽管自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之后,全球各国都开始重视海啸灾害的预警和防范,但各国的海啸预警系统建设只是局限在本国国内,南中国海区域性的海啸预警系统一直是个空白,这也成了国际社会海啸预警与减灾方面的一个关注点。”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日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4届大会上表示。
 
目前,南中国海地区由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美国西海岸/阿拉斯加海啸警报中心、西北太平洋海啸咨询中心(设于日本气象厅)提供临时性的海啸预警服务。2009年,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政府间协调组专门成立南中国海区域工作组,以推动南中国海地区的海啸预警系统建设。
 
“我国面临着发生海啸巨灾的风险。”于福江提醒,位于我国东南部的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等区域是全球公认的地震活跃区,马尼拉海沟已有400多年没有发生大地震,风险越来越大,如果上述地区发生强震,将在我国东南沿海引发海啸灾害,珠三角地区以及沿海的核电站等大型工程都将受到威胁,其后果难以预料。
 
为此,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与会官员和专家,在此次大会上呼吁南中国海沿岸国家密切沟通合作,共同建立南中国海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
 
“海啸预警只由一个国家做会比较困难,必须将各个国家的监测力量整合起来,资料共享,才能准确及时作出预警,把南中国海海啸灾害降到最低。”于福江表示,“希望这个系统能在5年内建成,届时,地震后10分钟内即可发出海啸预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政府间协调组第24届大会于5月24日~27日在京召开。(陆琦)
 
《科学时报》 (2011-06-0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